相对论传媒与别的公司不同的是唯大数据是尊,《福布斯》曾撰文如此描述卡瓦诺:电影公司高管的办公室里往往充斥着电影海报等好莱坞的短命浮华之物,但卡瓦诺的贝弗利山办公室却并非如此。他的周围挂满了爱因斯坦的名言,相对论这个名字正是受到了这位伟人的启发。卡瓦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将科学和数学带到这个原本被艺术和胆量所统治的领域。
他的办公室一角挂着一块巨大的电视屏幕,滚动更新有关相对论电影的微博,并且按性别、年龄和位置等分门别类地以图形方式显示。数字仍然是卡瓦诺的业务核心。他的电影模式意味着严格控制预算。每一个百万美元都很重要。如果预算超过他的心理价位,哪怕只超过300万美元,他都会拒绝这部电影。”
卡瓦诺的统计试验法源自华尔街的风险管理策略,利用成千上万部电影的数据,预测任何一部特定电影上映后的票房表现,考虑的参数包括预算、影星、发行日期、影片类型。他有一句名言,“即使我同意拍了,模型不同意也不行。”
在接受《时尚》杂志采访时卡瓦诺曾解释过自己的原则,“你知道多少人看了《神枪手之死》吗?它虽然好评如潮,但口啤更差的《百货战警》票房接近2亿。我永远都会投拍《百货战警》这样的电影,永远。”在他看来,主流电影公司用25-35亿来赌像《蜘蛛侠》这样高票房的电影是愚蠢的商业模式。
用大数据判断电影项目并非卡瓦诺首创,早在上世纪华尔街接管好莱坞的时期(各个电影公司纷纷被大财团收购、倒手,找到靠山的同时也受制于人),电影业就流行着层层审批的“绿灯制”,职业经理人做的每个决定都依赖于大数据评估和市场调研。只是,作为后辈的卡瓦诺做得更极致罢了。但谁都知道,电影是创意产品,充满了偶然性,过分理性的分析,以及只向钱看的目的性当然会影响好电影的生产。
相对论传媒玩过的资本运作、大数据、生态链等等时髦概念,正是现在的很多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电影公司正在尝试的。
现在银行、私募基金等诸多金融机构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电影片头、片尾。电影业的几乎所有制作人,都在研究如何细分观众,利用大数据、ip精准稳当地赚钱,狮门、tse、新线等主流公司都在扩展自家的产业链,试图成为好莱坞那个最能自给自足,供血系统完善的百年老店迪士尼。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物极必反,娱乐产业链上,电影不是唯一能赚钱的业务,也不是最能赚钱的业务,但它是明星产品和大广告,没有热门电影,一切周遭的收益都无从谈起。所以,归根结底,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拍出好电影,最为重要。
对于这个仗着有几个小钱,就扬言要颠覆好莱坞传统制度的家伙,汤尼见他,是因为多次约见的结果,而他是好莱坞各大电影么司老板的座上宾,但却不是汤尼的,这家伙能从华尔街弄到钱,汤尼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