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第52章 地面反击

等到姜尚贵爬上来,把自己固定在树枝上之后,廉明阳才把望远镜递过去,然后朝东边的平原指了下。

树林在一座小山丘上面,那门被打得爆炸的“石勒喀”在树林的另外一侧。

爬到离地面十几米的树冠上,能够把整个战场收入眼底。

西骆沙的装甲集群遭到重创,只是能够确定的,被摧毁的坦克就超过了50辆,此外还有近百台其他装甲车辆。

只是,远没有达到被击溃的程度。

在树林的西北,第二支装甲集群已经杀到,而且击落廉明阳他们的那辆自行高射炮就属于该集群。

现在,该集群已经冲到前面,而且继续向东南方向推进。

战局一目了然。

西骆沙军队的任务不止是包围伏尔加斯基,还负责沿伏尔加河向东南,也就是下游的阿斯特拉罕推进。

从连续投入装甲集群看,西骆沙军队或许没有想过要强攻伏尔加斯基。

这也可以理解。

伏尔加斯基的最大价值,无非是充当向阿斯特拉罕进军的桥头堡。如果西骆沙军队用别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获得了可以取代伏尔加斯基的桥头堡,那就没有必要耗费兵力与时间攻占这座一直被当成军事堡垒建设的城市,可以把宝贵兵力用在其他,也是更加重要的地方。

只要继续向东推进,那么拿下伏尔加斯基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廉明阳让姜尚贵爬上来,不是让他看那些被摧毁了的坦克与战车,而是观摩即将打响的地面战斗。

没错,就是装甲战!

在东北方向上,一支装甲部队正在朝这边推进。

虽然离得还有点远,但是扬起的尘土,准确说是装甲车辆快速行进产生的烟尘来看,至少是一个营的兵力。

很有可能是部署在埃尔顿的东骆沙陆军第22装甲师的一个坦克营。

第22装甲师是东骆沙陆军王牌部队之一,而且是最早获得“zt-”的部队,其大本营就在埃尔顿。

该部队的首要任务,其实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发起反击,尽最大的努力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

当然,还要驰援伏尔加斯基。

不要忘了,在伏尔加斯基还有一个步兵师。

在往年举行的“西进”联合演习当中,东骆沙第22装甲师执行的是反击任务,为后方的预备队争取时间。

其实,这也是是第22装甲师部署在埃尔顿的关键所在。

这座城市,不但紧挨着通往阿斯特拉罕的铁路,而且离伏尔加河超过100千米,在敌人远程火炮的打击范围外。

关键,这个距离也不算很远,在装甲部队的突击范围内。

因为要面对是自身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强敌,更有可能是孤军奋战,而且承担的反击任务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哪怕只能争取到几个小时,也足够让位于第二道防线上的作战部队做好准备,所以第22装甲师有东骆沙陆军最好的装备,主战武器全都从梁夏帝国进口,战备率也非常高。

其实,第一个获得“zt-”的就是东骆沙陆军。

在新历142年,也就是“zt-99a”装备帝国陆军后的第二年,东骆沙就拿到了这种坦克的进口许可权。

当时,连高巨王国与巴铁都没有获得这项特权。

也就是在帝国当局批准向东骆沙出口之后,“zt-99”的生产企业,才按照惯例研制了出口型。

此后的几年里,东骆沙从帝国进口了1200辆“zt-”,而且主要装备包括第22装甲师在内的3支王牌部队。

后来,东骆沙还购买了“zt-”的生产许可证。

按照东骆沙当局的安排,今后将用自产的“zt--55”系列,并且替换下一线部队里的“zt-80”系列,预计的最终生产量将超过6000辆,成为主战装备的绝对主力。

可惜的是,位于车里雅宾斯克的坦克生产线预计要明年才能投产。

此外,东骆沙陆军是除帝国陆军之外,“zt-99”系列的最大用户,其装备数量远远超过排第三的高巨王国。

只是,卖给东骆沙的前几批“zt--99a”,只是拆掉了一些敏感设备,而且在配套的弹药上降了一级,比如使用的是老式穿甲弹,而在其他的方面并无区别。

原因也很简单,西骆沙陆军当时已经获得了t-80b,而这种新式坦克的战斗力,明显在东骆沙陆军的“zt-80”系列之上。

这些“zt-”当中,有大约三分之一装备第22装甲师。

廉明阳早就听基地官兵提到,在上个月的时候,帝国驻军就向第22装甲师提供了一批制式弹药,而且主要就是坦克用的穿甲弹。

因为跟帝国陆军的“zt-99a”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第22装甲师的“zt-”能使用帝国陆军的穿甲弹。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消库存。

原因就是,帝国陆军已经开始采购“zt-99b”。这种改进型主战坦克配备的是采用整装炮弹的新式坦克炮,因此为“zt-99a”采购的分装炮弹根本就用不上,也就肯定要想办法处理掉。

帝国陆军已经委托生产厂家,把一部分“zt-99a”改造成出口型,然后以二手货的方式出口。

按之前的计划,即便是没卖掉的,也会在几年之内封存。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看,封存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

现在,这些配备了新式穿甲弹的“zt-”正朝西骆沙陆军的装甲集群冲去。

“头!”

廉明阳点点头,表示已经看到了。

<

状态提示:第52章 地面反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