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海军将领大多反对新军事学说的关键所在。
不要忘了,白华伟在最初的时候也反对新军事学说,还将其当成异端看待。
关键就是,在新军事学说里,海军的地位遭到削弱,哪怕没变得无足轻重,也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战力。
按照新军事学说的讨论,以小规模战争为主的时代,海军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靠前部署的兵力投送平台,以及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对敌对国家发起战略打击。
当然,还包括对敌国实施战略封锁与禁运。
看上去是任务繁重,可是跟全球大战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在全球大战中,海军能决定战局发展,甚至是最终胜败。关键是,在全球大战中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制海权,只有在掌握了制海权之后,才能够发动战略进攻,也才有希望取得最终胜利。
可见,在全球大战当中,一支强大的海军是获得最终胜利的先决条件。
之前两次全球大战,无不是如此。
在小规模局部战争当中,那就不是如此了。
如果对手太过弱小,甚至不需要动员海军参战。
由此不难看出,张晓天做的这些,其实是在捍卫海军的利益。
对海军参谋长来说,这并没有错。
要说的话,也就是眼界不够开阔。
在周涌涛的立场上,看到的不止是海军的利益,也不止是海军在未来战争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只是,不能说周涌涛在住进首辅官邸之后,就置海军利益于不顾。
虽然新军事学说主张通过小规模战争削弱敌人,以及获取能够掌握的现实利益,但是并没有否定打全球大战的可能。
严格的说,新军事学说只是强调得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打全球大战,或者说遏制。
如果其他超级霸权发动战争,帝国显然不能因为不想打全球大战,就缴械投降。
关键就在“避免”与“遏制”上。
前者,主要靠的是谋略,以及高超的外交手腕。
至于后者,依靠的就是军事力量。
讲得直接一点,只有拥有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才有资格谈遏制,让敌国放弃靠战争获取利益的蠢念。
在对外作战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海军!
由此可见,在周涌涛的眼里,新军事学说不但没有否认海军的重要性,反到有助于海军发展。
只有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而且能够碾压所有敌国的海军,才有资格通过新军事学说引领国际局势,用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发起战略对抗,也才有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取得最后的胜利。
照此趋势,海军的地位还会得到提升!
只是保持全球第一,就足够让海军稳坐第一军种的宝座。
当然,周涌涛更看重的还是总体战略。
这个分歧,让张晓天坚决反对赋予舰队指挥官太高的自主权,主张增强后方指挥机构的权限。
可惜的是,周涌涛肯定不会采纳。
结果就是,在收到白华伟的电报之后,张晓天没来找周涌涛,而是转给林世平,让林世平来找周涌涛。
当然,此事也跟军情局有关。
不要忘了,之前就是军情局认定纽兰海军第51特混舰队在东东望洋,白华伟才带着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去了约顿岛。结果是,在东东望洋上活动的是几艘改装的货轮,根本就没有航母。
被周涌涛询问之后,林世平也很尴尬。
“张晓天此举,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并没有做错什么。等今后,他肯定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周涌涛长出口气,转而说道:“可对你来说,在此事上依然是摇摆不定,就不应该了。”
“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人当和事老吧。”
“在大战爆发之前,确实需要和事老。可是到现在,要是仍然分不出轻重,那就不止是愚蠢!”
林世平勉强笑了笑,神色变得更加尴尬了。
当然,他知道,周涌涛的这番话没有说他。
相对而言,跟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第三轮军事变革相比,前两轮军事变革最多只能算得上是改革。
关键就是,前两轮军事变革都集中在战术领域,没有新的军事学说做指导。
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
其实,这也决定了第三轮军事变革将十分艰难。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也就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早在6年之前,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林世平就提出过建议,以渐进的方式推动第三轮军事变革。
只是,在审时度势之后,周涌涛没有采纳林世平的建议。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周涌涛的做法并没错。
但凡涉及到核心理论的重大变革,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圈,并且遭到既得利益者的抨击与反对。
显然,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根本无法应付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冲击。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渐进手段行得通,那也不叫变革了。
周涌涛唯一没有算到的,也就是战争会在这个时候爆发。
再有一些时间,不要10年,5年就够了,第三轮军事变革的影响力就能展现出来,并改变国际局势。
反过来看,战争也是对第三轮军事变革的考验。
大战爆发之后,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涌涛就强调了一点,帝国上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