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尔梅尔到巴利,或者是焦特布尔,公路里程均超过250千米,而且几乎全程都是在沙漠里面行军。
显然,就算联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非常强悍,都需要数日,才能走完这250千米。
关键就是,需要淡水的,不止是作战人员,还包括几乎所有主战装备。
比如,联军的主战坦克所使用的发动机冷却液,其实就是加了添加剂的纯净水,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纯净水。
一支旅级部队在执行突击任务的时候,每天至少都要消耗500吨淡水。
在通常情况下,淡水是就地获取,一般是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净化处理。
只要沿着这条线路,也就是发源于阿拉瓦利岭北端,向西南流入梵罗沙漠的卢尼河向东推进,水源就不是问题。
不过,这严格限制了联军的进攻方向。
简单的说,在到达巴利或者焦特里尔之前,联军只能沿着卢尼河推进。
至少需要让主力装甲部队留在卢尼河附近。
如果提前展开,扩大进攻的正面宽度,必然会对后勤保障造成严重的负担,甚至会导致进攻行动难以为继。
哪怕装甲部队能在荒漠里面快速推进,也需要动用足够多的车辆运送物资。
关键得是具备越野行进能力的军用运输车。
在理论上,支持第五陆战师,至少需要5000台20吨级的军用运输车。
去哪里找这么多军用运输车?
当然,梵军的这一系列举措,无一例外的证明,由丁镇南策划的欺骗战术,已经产生了效果。
关键就是,梵军摆明了准备在巴利与焦特布尔,准确说是卢尼河上游阻击联军。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因为卢尼河是一条内陆河,在进入梵罗沙漠之后,水量是逐渐减少,何况现在是旱季。相对的,卢尼河上游的水量更充沛,会对进攻部队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梵军能在此给予联军迎头痛击,除了粉碎联军的进攻之外,说不定还能获得反击机会。
总而言之,梵军将巴利与焦特布尔当成了决战战场。
到了当天晚上,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得到了证实。
梵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夜色的掩护下,从乌代布尔出发,而且是向西进入山区,并没有北上。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空军没有去“骚扰”这支梵军。
其实,从6日凌晨开始,空军就降低了针对乌代布尔的打击力度,要不然梵军也不会从这里调兵。
也就是在情报得到确认之后,丁镇南才下达了命令。
代号“聚光灯”的空中突击行动在10日凌晨开始。
其实,第一支突击部队是在9日夜间23点过出发,预计在10日凌晨0点30分左右就能到达目的地。
执行突击任务的是300架重型直升机运送的2个轻装步兵营。
此外,陆战队还出动了60架武装直升机,为突击部队开路,而空军安排的前线攻击机将提前15分钟为空降行动进行火力准备。如果有需要,空军还能调动数十架重型攻击机轰炸附近的梵军。
要说的话,这也是开战以来,在南方次大陆战场上发起的规模最大的空中突击行动。
至于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
凌晨1点不到,突击部队的指挥官就发来消息,已经按照计划控制了代奥格尔南较的开阔地,而且在武装直升机与前线攻击机支援下击溃了附近的梵军,控制了代奥格尔城外的公路与铁路。
正是如此,刘尊山在凌晨1点过才下令让空运部队出发。
当然,首先出动的是战术运输机。
前面已经提到,南方次大陆这边的60架“运-15a”全都回到了帝国本土,在空中突击行动开始之后才会出动。
准确的说,得等到野战机场修好之后,“运-15a”才会出动。
为此,在天亮之前,主要就是安排战术运输机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与轻便装备,加强对机降场地的控制力。
当然,在野战机场修好之前,运输机只能进行低空空投。
可见,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修好野战机场。
除了让战术运输机向前线空投修建野战机场必须的物资,关键还是动用重型直升机,向前线运送工程设备。
针对这件事情,丁镇南反复叮嘱过刘尊山。
突击性动能否成功,并不是说能不能占领机降场地,而是在占领之后,能以多快的速度修好野战机场。
代奥格尔附近的梵军兵力肯定超过5000,而且在南面,还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的装甲部队。因为要欺骗梵军,所以在前几天的空中打击行动当中,没有重点照顾代奥格尔附近的梵军。
如果梵军集中兵力发起反击,2个轻装步兵营坚持不了多久。
关键,也就是尽快把重装部队送上去。
正是如此,刘尊山才留在了巴尔梅尔,没有跟随突击部队去前线。
凌晨3点左右,第一批重型直升机返回了巴尔梅尔。
全都是陆战队的“直-17e”。
这种配备了3台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的重型直升机,能够吊运重达15吨的设备飞行350千米,或者是飞到200千米之外,再返回出发机场,为帝国军队装备的最强大的重型直升机。
其实,帝国陆军与陆战队的很多重型装备,就是按“直-17”的性能指标设计,尤其是整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