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杨五花突然笑嘻嘻的凑近杨三花道:“姐,不如我们修一下茅厕吧?”
“那茅厕不是好好的吗?做什么又要修?”在杨三花看来,茅厕又没坏,好好的花那钱干什么。
古代农村的茅厕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集农肥。因此最基本的茅厕就是下面一个大土坑,上面架上木板,也有用大缸的,比如风阳城里的公共茅厕,这样的茅厕看起来有些不安全,所以古代常有什么掉入茅坑之类的传闻。
再好点的,会在两边垒上一层土石等,垒的高高的,脚可以踩在上面,这已经有些现代老式公厕的影子了。
再要求高些的,还可以盖上两层,做个阁楼,人在上层,楼板上挖个洞。再讲究些的,底下还得填土埋沙。若遇上再爱干净些的,比如某些个别的,还会铺上鹅毛香木。
杨家原本也有个小茅厕,只是那时候妹妹们都小,上茅厕不方便也不安全,杨三花一个人又照顾不过来,就换成了小净桶,也就是小马桶。况且杨家的茅厕跟大家一样,都在外边儿,离草屋有一些距离,到了晚上,尤其是冬天,谁也不愿意出门上茅厕。慢慢的,小茅厕就被弃用了。
杨家小坡本是被遗忘的冷清角落,晚上用净桶,白天小树林里围一下,也就过去了。只是这一年来,杨家小坡经常有人出入,再去小树林就不合适了。再说,像刘氏这种过来打工的,经常一呆就是一天,总不好还让人回家上厕所吧。杨三花就把原本的小茅厕整了一下,重新征用了起来。这样一来,又多了一项打扫茅厕的工作。
杨五花可以接受草屋,却接受不了古代的茅厕,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可以的话,她哪个都不想忍。
对着杨三花一阵软磨硬泡,杨五花终于说服了杨三花修一个不贵的“豪华”茅厕。
三伏天刚过,虽然天气尚热,但按照时节来说已经入秋,杨三花也不准备再编草鞋了,把重点都放到了草包上面。
风阳城的草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这里的人没有现代人那么时髦,包包搭配衣裳换,尤其是买菜包,它的作用就是买菜放东西用,能买一个就不错了,还指望她们买上两个三个?草包又编的很结实,一个能用很久呢。
杨三花现在编的草包,基本都是用来做库存的,起码也给崔时园备上一些,京师人多,万一他那杂货铺卖光了,来取货的时候好歹家里还能再拿出几个。
杨五花也改成两三日摆一次摊,剩下的时间都留在家里做圈儿帽,顺便琢磨她的“豪华”茅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