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好人难做
在李志成与胡汉明谈判期间,一篇学术论文被广大媒体疯狂的转载,这篇论文的影响力,丝毫不下于一些明星的超级绯闻。
这就是曾慈所写的关于中成药能够治愈类风湿的学术论文,论文里面不单单阐述了中成药治愈类风湿的理论,还有各种实验和临床数据。最后面,还有中成药的原材料配方,制作方法。
这篇论文一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轰动,毕竟这可是被世界公认的五大绝症之一啊,可不是风寒感冒,多少大型医疗机构,多少跨国医药公司,多少资深医药研究机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居然被一个不知名的研究室攻克?
特别是被中医攻克,这让很多西方医学者十分的不爽,不爽的结果就是,在未获得真正的验证之前,还不大认可这篇学术论文。
但真正反对是更加凶残的是我们某些自己人,一些西医至上的某些人,公然在报纸上发表:哗众取宠,还是胡编乱造?
还有的所谓的专家直接在电视台解说:现在的人心啊,都浮躁,但医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希望大家不要拿这个来博取眼球。
还有的人直接在杂志上大言不惭的说道:类风湿是世界公认的五大绝症之一,不可能这么容易被攻克,如果真的像论文所说的,可以治愈,我就从我家楼顶跳下去。
这种类似的言论,数不胜数,至于这些人是处于什么心态诋毁中成药,这个都不需要去管他,毕竟这些人,只能是少部分人。
而大部分,都持赞赏或者观望态度,毕竟曾慈的学术论文,可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充实着大量的实验和临床数据,只要认真查看就知道,这绝对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
并且,后面还附上了中成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只是这些原材料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这也是论文被质疑原因之一。
有的杂志写到:人类的福音,中医?
也有的杂志特地认真分析了论文的理论和数据,得出结论,这篇论文确确实实有治愈类风湿的可能,所以有的标题:治愈类风湿成为可能。
也有很多医学界的人组织专家、教授之类的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对学术论文的配方和制作方法,还有数据进行研究,期待能够制作出治愈类风湿的中成药。
总之,这篇学术论文,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各大媒体在发表评论之前,也第一时间转载了,期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
饱受类风湿病痛的患者,也重新有了治愈的希望,这类人,都希望这篇学术论文是真的,这样大家就不用再受折磨。
不管外面吵的多么厉害,两个肇事者,现在正在刚刚落成的中成药厂房查看中成药制作的进度。因为原材料实在是太少,所以李志成与曾慈最终决定,不单独成立公司了,放在生物工程公司下面就好了。
经过反复论证和审批,生产许可也已经批了下来,所以李志成和曾慈今天才会来制药车间查看进度。
其实这家制药厂房还算不上正式的工业化生产,只能说是实验室的放大版本,非要定义的话,可能是半实验室半工业化厂房吧,因为生产的量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原材料的稀缺,这个厂房,估计不要半个月,就能将原材料完全生产完成,然后就作为研究室的后备人才实验基地了。看着这么好的机器,才能生产这么一点东西,曾慈十分的心痛。
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研究了几年的成果,却不能大规模生产,造福人类,真的很遗憾,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不能长大一样。
李志成之前虽然说没有那么多原材料,最后还是不忍心曾慈那个痛苦模样,最终拿出一万多人份的中成药原材料,这也是幸好这几年空间药材长势比较好,却又没有进行采挖的缘故。
而这批原材料的加入,加上农场的5000人分量,利用李志成的空间药材灵气比较足的因素,加入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辅助的普通药材,终于勉强生产出大概18000人分量的中成药。
而刚刚生产出第一批,曾慈就在经过李志成同意之后,对外宣称,生物工程公司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接受5000名类风湿的患者申请,进行免费治疗。
不是不想一次性放出全部中成药,治愈更多人,而是知道,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肯定有一些突发情况的,也会有人才求情之类的,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所以暂时只能免费治愈5000名类风湿。
这些患者,也不需要到达生物工程的地点,而是就近到达与生物工程合作的北上广深中医院就行,这些医院名单也在第一时间公布出来,中成药会空运到这些中医院。
能够成为生物工程合作的中医院,都是比较出名的,有一定中医底蕴的医院,这也可以让医院更好的将患者情况反馈到曾慈这里来。
随着这个消息的公布,很多不看好的人,也慢慢转为观望,毕竟各个医院不是傻子,如果这东西没效,怎么可能与生物工程合作?
曾慈也另外准备了5000人分量,应对突发情况,另外还需要给胡汉明3000人分量,这也是为何各个医院这么容易能够答应合作的另外一个原因。农场选址,医院合作,还有部分媒体的支持,让胡汉明拿走了5000人分量。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公平,虽然曾慈有一点意见,但在李志成的劝说之下,也只好勉强同意,毕竟李志成才是最大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