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心急如焚,知道刘宽以往预测无有不准,对时事洞若观火,说完就盯着刘宽,看他有何策应对。
刘宽当然知道这些情形及以后的走向,哀叹不已,“父亲,我大汉朝已经危在旦夕,皇室已受人挟制,无力自主,天下已失其鼎、走其鹿。诸侯纷纷募兵,其害甚于董卓,即使董卓身亡,何人节制这些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诸侯?您虽然总督北方四州,却有名无实。我幽州尚未稳固,进取不足,自保为上。今当远离战祸,广揽才俊,发展自己,待诸侯疲惫、我幽州富足、兵强马壮之日,方可涤荡乾坤,重整河山,还我大汉朗朗乾坤。若是妄为,我幽州一旦有失,大汉江山何以为凭。”
刘虞听后,痛苦不已,“今诸侯起兵,共讨董卓,我幽州是否应该起兵襄助?”
刘宽摇头,“诸侯起兵,各怀鬼胎,相互掣肘,必不能胜,徒增战祸,伤我幽州元气。幽州应趁此短隙良机,发展生产、训练兵卒、加紧移民、巩固草原、长春、扶余等地。中原大地不久将烽火四起,诸侯相互攻伐。我幽州时不我待啊!父亲!”
刘虞听后,瘫软倚案不再言语。
刘宽见状,知道刘虞认可自己的观点,又说道:“父亲,当务之急是速速派人接兄长全家北归,远离死地,劝我岳父举家迁来。父亲与司空荀爽交好,也可去信劝他前来,他若不来,务必劝他遣其族中才俊荀彧、荀攸前来。”
“荀彧、荀攸何人也?”刘虞一脸茫然。
“父亲,大争之世,我幽州务必广纳贤人干才,日后诸侯间不但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才的较量!”
“哦。”刘虞当然知道这一点,心想,看来荀爽家这两个后辈必定是大才无疑,对啊,荀家本来就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