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笑傲北宋>第九十七章 青词

蔡义听这群逗比胡诌了一阵,大概为何这般热闹了。一千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省吃俭用绝对能够一家人吃上一辈子。一千两再加上一个大美人会挤满这么多人了。

不过,自古就有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奖励这么丰富,这青词自然不是那么好写的。刚才那位仁兄连青词都不知道是神马东西,蔡义自然没有笑他,因为蔡义觉得不知道青词的人不在少数。

青词又作“青辞”或“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白了就是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然后焚烧祭天。一般为骈俪体,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虽然此种文体出现于唐朝,但是并不多见。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种古代的文言文,这就好比后世说话写作不可能用文言文一个道理。另外一个方面便是此种文体多为道士所用,而一般的道士都是些装神弄鬼之辈,岂能有那么高的文学造诣。而一些真正有大学问的人,自然不屑去写这些鬼神之物,于是这青词便是鲜为人知。

不过历史上倒出现过一次写青词的热潮,不但将青词一道发扬光大,更是造就了一大批臭名昭著的人物。

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不但荒废朝政,更是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在那些看似神秘的仪式中,他经常需要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由此就产生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奇特的青词宰相,其中就以严嵩父子为代表。

也难怪世人对青词知之甚少,这青词不是难写,而是相当的难写。其字句晦涩难懂,而又不失华丽,若不是深究古代书札或是天资聪慧的人,根本就写不出来。而且就算平时看过,你也不知道它就是青词,尤其是后世,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相关部门是根本不会说明哪些诗词就是青词的。

就比如蔡义在后世上学那会,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中就有这么一篇青词,它便是清朝诗人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时蔡义学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全诗气势磅礴,但却是有些晦涩难懂。直到上了大学那会,蔡义才在相关文献中看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他被贬途中路过镇江时,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万数,一道士乞撰青词,于是即兴谱写青词一首。

此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当政者压抑人材的愤懑,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借祈求上苍之意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但传诵的同时,很多人却不知此诗本为玄门青词之用,应道士所求才得之。

这也让蔡义开始对青词有了了解,甚至还研究过一些道家经文。

就在蔡义沉思之际,那账房先生道:“蔡公子,这边请。”

蔡义看了门口黑压压的人群,自是猜到这是带领自己走后门进去,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都到地儿了,不进去明显是不可能的了。所幸蔡义便带着李忠跟着那人从后门之中。

这后门设计得颇为巧妙,直通二楼,而门口直对一偏僻巷子。蔡义不禁暗想,这不会是为一些特殊服务而设计的吧。

在四楼的一间包房里,一中年男子指着一桌子的词稿气得直跳脚,词稿被他扔在了地上大半,边扔边气道:“真是气死本侯了,这些穷书生平日里各个自命清高,看起来倒是fēng_liú儒雅,却不想肚。你看看这些蠢货写的都是些啥玩意本候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基本的文学底子还是有的,你看看这个什么狗屁公子,居然用首普通的词来糊弄本候,而且这词牌格式还驴唇不对马嘴。气煞本候矣”

柳如月有些胆怯的站在一旁,双手交织在一起,手掌中早已渗出一层细密的汗来。她低着头懦懦的道:“侯爷莫要生气,时候不早了,要不我让秀儿伺候侯爷就寝吧。这里交由属下替侯爷看着便是。”

柳如月此刻有些心乱如麻,屋中之人便是自己的大老板朱勔。朱勔下午时分才秘密来到杭州,柳如月此前没收到任何消息。朱勔低之后,只是让柳如月安排一事,那便是用重金求一篇辞藻华丽的青词。

这便被挤破门槛的一幕,柳如月知道青词难写,却没想到会是这么难。尽管奖金一加再加,甚至已经的招牌馨儿姑娘做彩头,却还是没有一人能写出像样的青词。

就在柳如月也有些着急的时候,她竟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蔡义。不知怎么,她总是希望蔡义能大出风头,仿佛蔡义越出色她就越开心。这般想着,一时冲动下她便将蔡义引荐给了朱勔。

而朱勔听到蔡义的名字,也是大感兴趣。这个不但给自己带来一些财富,更是有胆亲手杀了县令的蔡家后生,朱勔自是很想见上一面的。更是听到蔡义文采斐然,当下便让柳如月派人去接他。

但随着一张张词稿被朱勔掷在地上,朱勔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到后来已经破口大骂了。若这儿是苏州地界,柳如月丝毫不怀疑朱勔已经冲到楼下将一众书生狂揍一遍了。直到此刻,柳如月也后悔了起来,她担心蔡义也写不出来,由此而惹怒朱勔。

虽然朱勔不会把蔡义怎么样,但柳如月还是希望他二人之间不要有什


状态提示:第九十七章 青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