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赣榆县城被日寇侵占,朱爱周率县政府和保安大队部撤至莒县、赣榆边界山区,立即召天县政会议,议定:裁减机关,设立税卡,接管盐税,以保证财政收入;印发“赣榆县田赋流通券”,弥补法币不足;成立县保安总队,继续扩军。
为防止税务人员中饱私囊,朱爱周派青年学生收盐税,以杜绝积弊。其时,关税、盐税收入颇丰,虽养兵三千八百多名,财政仍很宽裕,农民除田赋之外,别无负担,一切苛杂全部废止。
朱爱周还清醒地认识到,保安总队成份复杂,军、政素质太差,一有缓急全不可恃。为提高军队素质,他请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军事教官,严加训练,又叫政训处主任刘寄萍到山东请八路军派人来做政治工作。中共鲁东南特委先后派十余人来县,朱爱周分别委以大队指导员、中队政训员之职、与军事长官平级。
同年三月,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开学,朱爱周接受刘寄萍的建议,两次派二十九名青年知识分子去学习,结业回县后,皆予委任。四月,朱爱周委托李克济(中共赣榆县工委青年部长)与胞侄朱明远,主持举办青年抗日救国团干部训练班,教官由政训处安排,多为中共赣榆工委干部。
刘寄萍到中共鲁东南特委要来《论持久战》、《论新阶段》、和《大众日报》等作教材。至九月,分两期培训青年干部六十六人。回乡组建各区青救团。十一月,保安总队编为旅,朱爱周任少将旅长,刘寄萍任中校政训处主任,下辖三个团、一个别动大队,一个迫击炮连和各区、乡民众自卫队,总兵力三千八百余人。
十月,成立政治工作大队,朱爱周兼任大队长,朱明远、王醒东任副大队长,李克济任政治指导员,三个中队正副队长全是中国***员和左翼青年,政工大队已为中共赣榆县工委所掌握。政训处创办《新赣榆》、《新闻简报》分发各机关、部队,由中共赣榆县工委组织部长陶君彦任主编,中国***员张廷垣任编辑、刻印,朱爱周为亲题刊头。
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派员来赣榆县视察,指责朱爱周**赣榆,朱爱周闻言大骂:“他妈妈的!我也不知道什么党不党的,就只知道抗日!”当省视察官员给军队训话,重弹防止**老调时,朱爱周当即予以严斥:“现在是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共同流血牺牲,将来抗战胜利了,成果当然是两党都有份……”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朱爱周为革命烈士,安葬抗日山(马鞍山)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