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第三十四章 30年代四川自流井
去老宅的路上,原本是我,白莎,楚娇和德诚四人同行。楚娇该是想着放假了,难抑心中的兴奋,脚下也是跑得多,走得少。德诚虽是腿上不甚方便,可是担心楚娇也只得赶着过去,不多时我和白莎便落在了后面。

好在这天还不寒冷,太阳时隐时现,野径边、竹林里仍留着绿意,如此田园意境倒也不催人快步。再走出去几步,便能觉出白莎该是有些心事。可虽是觉出来了,却也不便问她。

临近书院的旧址,前面楚娇和德诚也没了踪影,白莎终于开了口:“舅舅,你怎么一直没有入教呢?”

她这问题倒是让我难得回答,可白莎毕竟与亲人无异,却也不必对她遮掩:“这事一言难尽。信仰这样心里的事,大多是难说清的。”

她脚步迟缓,眼睛只看着地上:“我这么说,白牧师听见了,恐怕要伤心的。可是我想我能理解你的勉强。来这儿之后,我有时觉得基督教徒很奇怪,我也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好像这片土地上呼唤着不同于基督教的信仰。”

“我没有皈依基督教这不假,但是我确实相信存在着全能的上帝。他一直在看护注视着我们,不管你在哪里,这都不会改变的,不是吗?”

她摇摇头,悠悠叹道:“我说不好,舅舅。来了中国,觉着好多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都不一样了。”

一阵微风袭来,路边的毛竹簌簌,白莎停下脚步,说道:“舅舅,你看这些毛竹的绿色,幽幽的,看上去就让人心静,而波士顿草木的绿色,是亮亮的,看上去是让人心动。”

“伊莎**尝到我们的盐,她有那么多的感受。盐就是盐,无论你在哪儿,它都该是一样的,可它的咸味却可以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不同人看到的、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各不相同,我们又怎么可能完全了解别人的信仰呢?即便大家同样在向上帝祈祷,我们的信仰就一定是一样的吗?”

我见白莎眼中尽是迷茫的苦痛,多少也能觉出她心中所受的煎熬。

“白莎,对于信仰,哪怕有怀疑也并非坏事。白牧师也曾怀疑过,尤其是伊莎白幼年病情危急的那几天,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他面对那么残酷的考验。所以说,白莎,你也不要太在意这样的怀疑。会过去的,过去之后信仰也会更坚定。”

白莎自知我是在开导她,微笑道:“舅舅,你虽说没受洗,可是说话也挺像个牧师的。在美国时,信仰完全充满了我的心。可在这里才一年,好像我的心自己在变,我都不知道我的信仰是否还能再回来了。”

“前几天,学校来了几个孤儿,校长让我多照顾他们一下。我想来想去,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孩子们都还不识字,来了新的地方又好紧张,我就想着给他们讲讲故事。讲圣经里圣母玛利亚圣灵感孕的故事,还有基督和耶稣使徒的故事。”

“当年,伊莎**和白牧师给我和妹妹讲的就是这些故事,我们每次都会感受到主对我们的爱,都会流泪。”

“我想了各种法子,学着伊莎**的样子把故事讲得生动。可是,你知道吗,舅舅,当我看着这些孩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试着宽慰她道:“白莎,我听着这倒是一次好的磨练。伊莎白是很有语言天赋的,声音轻柔却能打动人心。你要多练,中国人不是说熟能生巧吗?”

“另外,我想着你讲故事的时候,怕是虽说着中文,脑子里却是想着英文而再翻译过来,自然就有所羁绊。”

白莎感激地点点头,脸上的迷茫却是没有褪去:“我一开始也这么想,该是语言的问题。可是,仔细想想,上帝不可能只眷顾那些说英语的人,对吧?你看伊莎**,她双目失明,看不到周围的世界了,上帝都没有对她有所保留。那些孤儿跟我们一样聪明,怎么没有一个圣经故事能激发他们的信仰呢?

“这样讲了几次,我自己也觉着心里没底了。一看见这些孩子,自己就紧张。还好,有位小竺老师,也是自流井人。她和我年纪差不多,平常也很说得来。她见我犯难,就来帮着我。”

“她讲的那些中国的故事,我是不熟,可孩子们听着,脸上有笑了,眼睛也亮了,总是喊着要听竺孃孃讲故事。”

“经过这事,舅舅,我真是想不透。我们会不会都是像盲人摸象一样,只能找到自己的幻象,却永远不能彼此理解,更不要提理解上帝了。”

“莎拉,你听我说。我和伊丽莎白也曾讨论过这些事,当时我告诉她我竭尽全力去感受盲人的世界,但即使我整天闭着眼睛也还是理解不了。”

“其实呢,芸芸众生中思考这些细微之事的总是少之又少。这份敏感,我们就只能把它当作是恩赐吧。能够理解这些别人无法领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幸运,要学会珍惜,不要让疑虑扰乱自己。”

她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舅舅,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哦,这个我好像还没有想过呢。”我见她心情平复,自然也是宽心了,可却一时被她问住,“要说愿望,也该有很多吧。世间和平,亲友安康,楚娇和你快乐,将来都能找到如意郎君。”

我的最后一句话又惹得白莎开怀大笑起来:“舅舅,你为什么只想到别人?那你自己呢,你才三十六岁,怎么不考虑一下你自己的婚姻呢?”

我摇头叹道:“脸上就算还没有皱纹,可心老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 30年代四川自流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