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师道官路>7,回家(2)
是教中学?”

“小学。”

“在城关小学?”

“不,在乡下?”

“在公社中心小学?”

“不,在生产大队的小学。”

“哦,你是一个民办老师?”

“我是公立老师。”南怀瑾说到这已经有点恼火了。我只是来买个教材,你罗罗嗦嗦搞这么一大歇,到底想干什么呀?

“哦,我看你年纪轻轻的,去当老师,有点不相信,也觉得有点可惜了。”

“当老师有什么可惜的?”南怀瑾实在想不明白,但事情还是要做的,这事可比这个疑问重要多了,“请问到底在哪领书呀?”

“你下楼后进书店的大门后有个院子,在院子里有一排平房,领教材都在那里。”那中年妇女还算有耐心,南怀瑾告辞后就下楼到了新华书店的院子里,天啦,院子里站满了人。

南怀瑾放眼一看这些人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老师。

南怀瑾后来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后,对老师有了一个大致归纳。他把老师分为两类:

一类是书呆子。这类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可是做得过程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付出与回报又不完全对等,这类老师又会心理上极不平衡,所以平时又是酸话怪话,在语言上就打上了职业特征。

还一类是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这类人说话时语言特征是听起来正义凌然,无懈可击,可是细想却是大而化之,或者在道德层面却又拔高许多,似乎世人皆浊我独清。而且总是一副道德家的说教嘴脸。这类人比书呆子那类人更让人生厌。

所以南怀瑾坚决不做这两类人。身上没有教师特征。以至于出差坐车时和完全陌生的人聊天猜职业竟然从来没有人猜到他是教书的。

除了语言特征外,那时的老师在穿着上还有一个特征,大多数老师衣服的料子无论好坏,衣服总是相对干净的。

从身材上看,瘦弱的多,面容清癯的多,戴眼镜的多。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征十分明显,如果算命先生一眼看不出来算命的人是教师,哪他一定是瞎子,聋子!

南怀瑾才参加工作,他的同学多数都分配在雎县的初中或高中,像他这样低配的那一届就他一个。所以这些买书的人中也没有他熟悉的人。

南怀瑾是一个爱观察,善思考的人,此时,他不需要去问到哪里去找领书的地方,只看见非常拥挤的地方就知道那里就是发书的地方。

老师们经常教育学生人多时要排队,不要拥挤,轮到老师们时这讲秩序就没有用了。当时南怀瑾还没有对老师们有这个总结,要不然就会喊出伪君子来。

南怀瑾知道自己去挤也挤不进去,站在人堆后张望。不买书先回家吧,心里不踏实,还没有这个胆量,就在这傻等吧,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南怀瑾正在左右为难的当口,从人堆里挤出来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南怀瑾认识,她家和南怀瑾住对门,小时候还经常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现在都长大了,儿时的友谊还在。

“南怀瑾,你怎么在这站呀?”那个年轻女子问道。

“文姐,我来领学校订的书,怎么这么多人呀?”南怀瑾向文姐问道。

这个被南怀瑾喊文姐的叫文娟,她比南怀瑾大两到三岁,她的妹妹和南怀瑾同学。文姐高中毕业后顶职到了新华书店当了营业员。别看年龄不大已工作四年了。

“你来领书?你当老师啦?你现在在哪个学校呢?”文姐自从参加工作后单位就分了房子,然后和一个小孩子谈起了恋爱,就很少回南怀瑾对门的她那个家了,所以虽然和南怀瑾是对门,却对南怀瑾的近况不甚了了,才会有这么长的一问。

“我今年师范毕业了就被分配到杨柳小学当老师了,今天学校派我来买书。没有想到这么多人。”

“全县三四百所学校,一个学校又有那么多门书,都集中在这两天,不拥挤才怪了。这样吧,下午四点半你来,我帮你点数,免得在这和别人挤来挤去,你一个人吧?”

“嗯,就我一个人。”

“你们校长还是蛮会算计的,哪个学校不是来七八个人,三四个人就算少的。”文姐有些不解地说。

“我们学校小。”

“不是这个问题,比杨柳小学小的学校多的是,但今年就你们学校来了你一个人。算啦,不说啦,要不然你心里又不痛快。你先回家看看爹妈,在街上转转。记住,下午四点以后来。”

南怀瑾和文娟告辞后就准备回家。南怀瑾提着那个装茶叶的小蛇皮袋子沿着街道往前走去,不一会就走到了雎县最早的街道——解放大道了。后来南怀瑾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城市,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道叫解放大道。这解放大道也许不是这个城里最宽敞平坦的,但一定是最古老的。有些象样的城市除了解放大道外往往还有条路叫中山大道。

但南怀瑾同时发现好多城市的所谓解放大道后来都成了脏乱差破的代名词,主要是城市再扩张,而扩张后的建筑物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高大。渐渐地沿解放大道的建筑就像城中村一样。政府要扩建,改建牵涉的人或物太大,,工作也就参差不齐,建筑就像一个豪华建筑旁有个垃圾箱一般,特别地不协调。特别是街道就像盲肠一样,一段粗,一段细,所以街道显得特


状态提示:7,回家(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