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关节,李威却没有想到。没有迷失在武则天宽大的怀抱想入非非,就算不错了。
亲热了一下,武则天说道:“弘儿,坐。”
让他坐在李治与自己的中间,这个座位也很讲究的,按照规矩,李治坐在正中,武则天与李威各坐一边。让武则天将李威往他们中间一推,变成了武则天坐在儿子的下首。
在家是母亲,这是宴请群臣,是国宴,太子比皇后位置又要重要,不细究也能坐,可真坐了也不大好。狄仁杰在远处有些焦急,省怕太子真的将自己当作太子,一屁股坐下来,就差点喊出声。
不过李威这点分寸还是明白的,说道:“母后,儿臣不敢。”
“唉,你读的礼书很多,不是不好,也不要太过拘礼,坐到中间来,本宫与你父皇,也好与你谈几句话。”
那也不能坐,李威正要再次回绝,李治却说了一句:“听你母后的话,就此坐下吧。”
不坐不行了,也不知道父母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坐在他们中间。
武则天又冲站在远处的上官婉儿一招手,让她过来,说道:“婉儿,本宫听闻你在少林寺作了一首诗?”
“回皇后,那是那天早晨跟随太子殿下晨跑,突然想到皇后在少林寺写的那首诗,斗胆仿照皇后,胡乱写了一首。”
许多大臣不认识上官婉儿,但都听说了,让太子将她从长安带到洛阳的。对这件事,大臣都很关注,毕竟上官仪才死没有几年。甚至有大臣对昔日上官仪之死感到很同情。
于是一起,盯着上官婉儿打量。
看到小萝莉在武则天面前不卑不亢地回答,心中暗喝了一声彩。果然不亏为上官仪的孙女,并且这个小姑娘长得也很出众,只是岁数稍微小了一些。还有的大臣感到好奇,上官仪很有才华,都知道,可是上官婉儿才多点大,会作出什么诗?难道是第二个徐惠?
“你念来给本宫听听。”
“奴婢不好意思念出,那首诗写得不好。”
“无妨,你毕竟还小,就是不好,能写出来就不错了,念吧。”
上官婉儿又看着李威,李威点了一下头。有些明白母亲意思了,这是当着群臣的面展现她的肚量,尽管我杀了上官仪,那是他该杀。可是他的孙女,我却不会慢怠。
真肚量好,假肚量好,这次大宴做了这个表态,上官婉儿以后会很安全。
太子点头了,上官婉儿只好用她还有些幼稚的声音念道:“风临竹影动,日开霞云红。分波昆阆越,碎露云雾重。陪驾祷少室,侍赏近兰丛。花台无芳色,莲塔满松容。太子资善仁,祈福终有功。”
这首诗如果出自徐俪之手,也许只说声尚可尚可,但出自于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之手,有许多大臣还知道上官婉儿的学习环境,她跟在太子后面并没有多长时间,大多数知识是在掖庭宫那个艰苦的地方学来的。这是何等的不易。
甚至有的大臣将自己与其他人琢磨了一下,估计这个大殿中一大半人八岁时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的诗作,尽管借鉴了武则天的那首诗。也只是借鉴,两首诗诗意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
一个个咂咂惊奇。
武则天点了一下头,道:“虽然仿照了本宫的那首诗,也不错了。假以时日,未必比本宫逊色多少。”
李威听了母亲这一句话,很晕。
母亲真的很自信。她的诗,自己还特地翻看过。假以时日,比你逊色不了多少?也不要假以时日,只要她成长到碧儿这么大的时候,你的诗就不如她的诗。嗯,或者“王八”之气,上官婉儿永远不及你。
武则天继续说道:“你很不错,以后与碧儿好好服侍太子。回东宫休息吧。”
尽管宴会,上官婉儿与碧儿要回去的。
呆在这里,她们还没有坐下来的资格,站在旁边服侍,又作贱了一些。回东宫,却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但还有其他的意思,当着群臣的面,将江碧儿与上官婉儿的身份大约地定了下来。
什么太子妃、良娣不大可能,但不是普通的宫女或者女官,是太子的人了。
还有,再次表现她的大度,上官仪的孙女又如何,只要有才华,我照样赏识。
至少在说话水平上,李威现在与武则天差了十万八千里。
上官婉儿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出来,弯腰施礼道:“谢过陛下,谢过皇后。”
看着她退下,武则天冲李治说道:“这个小丫头还不错的。”
“嗯,”李治嗯了一声,也不知在想什么。当年废武则天,可是他的授意,尽管上官仪很积极,最后上官仪却成了他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遭到横死。然后又说道:“开宴吧。”
宫人鼓乐,念颂词,太监宫女上酒菜,大宴开始。
其实各个官员心中五味百陈。
竹纸出现,肯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现在竹纸不是纸张,成了皇后的武器、盾牌。有的官员暗呼万幸,何必弄得朝堂上风风雨雨,人人自危?抱这种想法的大臣占着多数的。也有少数大臣心中很不甘。
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特别是大风吹得让陛下都不敢举行大雩祭,将这次机会成功率在无限地放大。然而竹纸一出,什么机会都没有了。也不能怪太子,换谁,这份功劳也不敢独吃,当真逼皇上禅位?官场上也是如此,当功劳大到一定地步,不与同僚分享独自吃了,等着同僚的仇视与嫉恨吧。
而竹纸问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