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说这句话是考虑很久的……
刚才又做了反复的考虑。与武则天合作关系一直很良好,将他从一个小小的盐铁使,提拨为黄门侍郎,然后做宰相,他想囘做侍中就给他侍中做,想囘做中书令就给他中书令做,并且将政事堂都搬到了中书省。
太后待他不薄,尽管太后也借助他强力大手,一步步地将权囘利揽在手中。但没有太后,自己在皇帝反感之下,什么也不是。但自己待太后更不薄,替她拿下李贤,替她搞定智慧似妖的裴行俭,拉下了不听话的李显。也是自己,一直使太后没有游离权囘利之外,甚至不惜篡改了先帝的遗诏。[bsp; 扪心自问,自己付出的,远胜过自己得到的。
然而太后一步步紧逼,接二连三地断去自己手臂,这还是皇帝生死,未必的状态。若是皇帝死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他不是没有听到过。
并且自己一直以清名博得诸位大臣与将领倾心的。这近一年来,自己几乎不发一言,许多人都失望了,包括郭待举这个最好的朋友,与自己关系越来越冷漠。
因此,要适当的站起来。
武则天过了大半天,才是反应过来。扬州烽火燃起,兵锋十万,正是她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刻,裴炎拿捏了。好心机啊,好时机啊。但是武则天没有发囘怒,在儿子消息没有确认下来之前,先放过他一马。转过头,向秋仁杰问道:“秋卿,你意下如何?”
对裴炎的话秋仁杰没有当真。
这小子根本就没有安过好心。
之所以放出这句看似很耿直的话语,有他的用意。
一直不作为,许多人不相信他了。放一两句话证明自己的清名。
主要还是权囘利的分配。秋仁杰到现在,才看清裴炎用意,先搞七搞八的,最好将皇帝搞下去。太囘上囘皇一死,英王李显没有作为,相王李旭轮年幼,孤儿寡母的,那么他在朝堂上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了。未必去做皇帝可以做一个千古未有的权相。
然而他太低估了太后。太囘上囘皇一死,皇帝下落不明,局势对他很有利,可他与太后的智慧,以及权谋手段,差了不是一个等级。太后屡屡施手裴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难得的机会,逼太后放手,然后扶持相王,利囘用他在朝堂上的威信,与军方的影响,与太后相抗衡。
秋仁杰心中在冷笑这些小伎俩,就想对付太后?若不是顾忌着陛下,今天你的拿捏,明天就是你的死期。
对敬玄起兵,秋仁杰看法很简单。什么李贤啊,早死了,难道鬼魂,在扬州?至于那个匡复唐室更是一牟幌子。是这小子受了一些委屈,心中不平衡又自以为自己象祖父那样厉害,兵法无敌。唐朝动囘荡,乘机会就象萧衍、刘裕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失败了,许多百囘姓为之生灵涂炭,皇帝回来肯定要收拾一大堆烂摊子但不能让它腐烂到全国。成功了,这小子当真匡扶唐宗室?到时候还不得自己称帝称王?
因此毫不犹豫地说道:“禀太后,虽然叛军来势汹汹,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足惜。朝囘廷只要派一个能将率军前去,能很快将叛军镇囘压下去。”
秋仁杰这一句合了武则天的心意。
沉吟了一下,说道:“那好,哀家就让你领军前往。”
“不可,术有专攻,臣对军事不懂,若选一将前去,程务挺是最佳人选。”就是懂,也不能去。自己能看出来李敬业是图谋不诡,可几个老百囘姓能看出来?否则都不会让他聚囘集了那么多叛军。自己作为皇帝的心腹,替太后出兵镇垩压,都是什么事儿?不过他这条理由也能说得过去。
武则天立即说:“不妥,神都乃是全国重心,需要程将军坐镇看囘守。还有突厥一直虎视眈眈,不可不防。这也要程将军随时侧应。”
实际上是武则天不放心了。
一旦程务挺率军前去倒戈,大事已去。况且还有青海的军囘队,让武则天寝食不安。
“那么臣推举刘敬同将军吧。”
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
这段时间唐朝诸将的勇力不及开国之初,再加上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论钦陵巨大的魔影下,星光失色。但还有一些出色将领的。王孝杰不能算,安西大捷,那是噶尔家族与赞普正在国内较劲,忽视了安西。与契丹一战,又将王孝杰打回原形。
魏元忠、李孝逸、娄师德镇守边关,在民事上很出色,在军务上,也就那么一回事,只能说比韦待价之流要好得多。真正的将才,小一班当中,有郭元振、唐休璟、张知愿,各有所长,很难说他们那一个更出色。然而前面笼罩着论钦陵的魔影,后面又笼上了默啜的魔影。还有薛讷与王晙,薛讷比王瞪稍强,仍然达不上前再三人高度,所以才会数次大败。之所以在他率领下,唐军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对吐蕃的大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不过此五人天资皆很不错,加以适当的载培,会比历囘史上更有成就。
刘仁轨与李谨行都年老了,李谨行还能蹦达一下,刘仁轨快到入土的时候。他们这些老人不算。
正当年的,首先就是黑齿常之与王方翼。黑齿常之看似功绩更高,实际上他自百济时,就与唐朝精锐部囘队作战,甚至与苏定方斗得旗鼓相当,那是一个又一个战役生生磨练出来的。王方翼多会上过战场?西域数战,那纯是天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