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30章故事简要:偏安江南地区的东晋王朝,看到了北方乱象丛生,执掌朝中大权的桓温借着苻健刚刚占据关中地区,立足未稳之际,率军北伐。而符健坚壁清野,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最终使得桓温大军粮草不济,而桓温更是不想过多的损耗自己家族的实力,其想法被本欲来投的寒门学子一针见血的道破,桓温借着前秦大军反攻之际,桓温顺势退兵班师,前秦帝国也就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之前我们又不止一次的说过,世家大族具有与生俱来的虚伪性和自私性。由世家大族主导的东晋王朝的北伐,就是世家大族的政治投机行为,绝不可能取得军事上的成功。桓温的历次北伐都是如此,基本以博取自己家族的名望政绩为目标,容易造成家族实力受损的事情一件不做。实际上早在当时社会,一些天资聪慧,学识广博的的寒门庶族学子早已看到了这一点。
在这则故事中,求见桓温的寒门学子的一番话,真实的说出了世家大族的虚伪性和自私性,让桓温哑口无言。同样,这位寒门学子看到了东晋王朝的一切都是由世家大族所把持的,自己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东晋王朝中有任何作为,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也就也没有跟随桓温回到江南地区。看到有如此见地的寒门学子,使我想到了古代社会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之前我们对十六国时期的前期阶段做了一下总结,关于民族大融合的初步融合期的历史脉络也就随之结束了,在此我们借着看破桓温心思的寒门学子,来说一说在我国古代谋士的一些事情。
说起古代的谋士,名字如雷贯耳的有很多人,比如说楚汉争霸时期的张良,范增,三国时期,曹魏的郭嘉,荀彧,司马懿,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法正,东吴的张昭,周瑜,鲁肃,明朝初年的刘基刘伯温等等。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中,每一个改朝换代的时期,都是谋士们活跃的时期。因为天下大乱,手握重权的枭雄们需要出谋划策之人,那么谋士也就自然而然的孕育而生了。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谋士们基本上都是机无虚发,算无遗策,辅佐自己的主公建立不世之功,被后世人们推崇备至,其事迹更是耳熟能详。
对于古代的谋士们,能够做到对复杂是事情分析的面面俱到,将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并非是有何特意功能,实际上,这些谋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的就是手不释卷,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苦读,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尤其是对人性的判断,更是他们以后辅佐雇主成事的关键手段,所以当他们开始辅佐雇主之时,往往通过看透雇主对手的人性,推测对方下一步的行动,而谋划出对雇主有利的应对方案。
但并不是每一个谋士都能把人性看得很透,在谋士这个行当里,不成事的人有很多,而真正能够名垂青史的也无非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几个人,即使谋士能够将人性看透,设计出完美的行动方案,但是雇主能否采纳,还看要看雇主是否英明和昏庸。那些名垂青史的谋士们在选择雇主之时,往往先要看透雇主的人性,再选择是否辅佐。
比如楚汉争霸时期,刘邦的谋士张良,就看到了刘邦是一个成事之主,而反之范增则没有张良的眼光,选择了一个有勇而无谋的项羽,作为自己的雇主,虽然范增也屡出奇谋,但并不被项羽所用。最终范增又气又病而亡,项羽也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而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谋士更是举不胜举,比如说预言了孙策必死于小人之手的郭嘉,看到了天下三分局势的鲁肃和诸葛亮,以及最终取代曹魏政权的司马懿等等,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这些谋士的故事,广泛传播,脍炙人口。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虽然天下大乱,但这一段历史往往不愿被人提及,而且整个天下形势错综复杂。割据政权林立,每一个割据政权的统治者,都有自己的谋士集团。但能力出众的也就属石勒的谋士张宾,苻减猛,和拓跋焘的谋士崔浩了,因为这段历史复杂而又混乱,而且这些谋士的雇主都是游牧民族的帝王,导致了这些谋士们远没有三国时期的谋士名气之大。但是他们也同样取得了非常辉煌的业绩。
到了隋唐以后到历代封建王朝中,往往并没有特别有名的谋士出现。我想这也跟庶族地主阶级彻底的成为了统治阶级有很大关系。因为谋士出现的最初原因就是很多寒门庶族的子弟没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了混口饭吃,只能给一些有实力的贵族出谋划策,借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到隋唐时期,庶族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开科取士成为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最有效的办法,寒门庶族的子弟再也不用通过寄人篱下,为雇主出谋划策而谋生活,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只要你有一定的才能和学识,完全的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同样,因为科举考试也束缚了广大寒门学子的思想,使他们的眼界变得越来越窄,很难再有看透一切的本领。但是,在隋唐之后的历代王朝中,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创初期也都有比较有名的谋士出现,但是数量上就比较少了。
比如说唐王朝建立初期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同样也辅佐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众多的割据政权中脱颖而出,取代了隋王朝。建立了繁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