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复国>第254章 杨家兄弟

大梁又名汴梁,战国的魏,大武之内诸朝都建都于此,另外,西汉时期的梁孝王,也曾经把大梁作为他的封国--梁国的都城。

大梁城是槽运的重要节点,便利的水陆交通为大梁城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中原数十年动乱,历经战火的大梁城在大林朝初建之时,在城市建设、百姓富裕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和广州、杭州、成都等南方城市拉开了差距。

经过太祖和林荣数年励精图志,大梁城日渐繁荣,各方商贾云集,和南方的几个大城市相比,差距迅速缩小。

在显德四年的时候,由于大梁城人口迅速增长,房屋已建得十分密集,不仅火灾频发,而且民宅侵入官道,严重影响城内交通,城内更有无数的墓地,占据无数黄金宝地。林荣下诏将都城内所有违章建筑全部强迫拆毁,并且将城内所有的坟墓迁往城外重新安葬,让死人为活人腾出地方。

迁祖墓就和当年毁佛行一样,受到了极大非议。

林荣力排众议,强行把此事推行下去,不到两年时间,大梁城为之一变,街道以宫城为中心,四个方向上各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作为出城的交通干道,大武时的封闭坊里制基本废除,代之经由街巷联系宅院的开放式居住区,全城范围内商市与居住区混杂分布,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店铺门向街道开敞,形成若干部繁华的商业街道,城内还有五六处“瓦子”,是综合的游艺场所,常常是通宵营业,形成了晓市和夜市。

俗话说:大河流水小河满。大梁城繁荣起来,城内老百姓各项营生也就好做了,生活也慢慢富裕起来。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追求精神生活,春节、元宵节、填仓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就过得热闹而喜庆。

元宵节过后不久,龙头节又如期而至。

二月初二是传统的龙头节,也称为青龙节,俗称为“龙抬头”。是祭龙、迎龙、敬龙的节日,龙是瑞祥之物,能呼风化雨,人们渴望龙能抬头治水,降福人间。

对于以农为重的大林朝来说,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林荣带领范质、侯云策等重臣以及禁军主将们在郊外举办“引龙”仪式,盛大的“引龙”仪式结束之后。众人各自回到家中,举行着各式的庆祝仪式。

初到中原之时,侯云策对这些节日一概漠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侯云策身心都在不断地融入到中原。特别是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之后,侯云策渐渐地对这些节日重视起来,每到过节之日,总要认认真真按照习俗。把这些节日过好。

从郊外“引龙”回家,侯府很快就热闹起来,院子里飘浮着油煎糕、同心大饼的香味,府中的娘子们在此日不动针线,据说是怕伤了龙目,赵英还让人炒了一大盆黄豆,这个名目为“金豆开花”,象征着龙鳞闪闪。几个强健的亲卫挑着木桶出城,凿冰成洞,挑起河水回到府中,随后烧香上供,这个名目为“引田龙”,预示着迎龙、求雨,风调雨顺。

除了传统节日以外,府上的亲卫还分成四支蹴鞠队,举办了比赛。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侯云策自觉地不上场比赛,否则他作为前锋,估计没有那一个后卫敢于近抢铲球,所有联赛规则都是侯云策制定,而且他又具有无上的权威,当裁判最合适不过。

经过循环预赛,在龙抬头那天,刘黑彀的一队和罗青松的三队进入了最后的比赛,等到侯云策从郊外一回到侯府,操练场就响起了喧天锣鼓之声,除了两个守门的亲卫,侯府所有的人都来到了蹴鞠场边。府上所有的人都分为了四大集团,每个集团都支持一支球队,最终冠军获得者的球队和支持的集团,都将享用最为丰盛的宴席,既是祝贺胜利又是过节的大餐。

运动对于一支部队、一个集团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锻炼身体提高体质仅仅是一个原因,还是两个更重要地原因:

一是增强对团体的归属感,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认为人首先是群体的存在物,离开了一定的群体,人就不能作为人而生存,因此,每个人就都必须依附挂靠某一群体,这样才有“安身立命之所”,参加运动能够增强团体归属感,增强凝聚力。

二是发泄亲卫们多余的精力。侯云策率领的亲卫队,大多数是从狮营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勇猛之士,个个都是身体倍棒吃饭倍香地家伙,以前在西北,不打仗的时候就泡在训练场上,此时到了大梁,虽然仍然每天都要参加训练,可是城里的训练由于条件限制,比军营的训练量要小得多、侯云策在府中举行经常性的“蹴鞠”比赛,就是为了有效地消耗这些多余的体力,免得这些体力积蓄到一定能量的时候,会给大家造成麻烦。

侯云策常年在军中,深悟其中三味,所以,隔几天就安排一场蹴鞠比赛,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

蹴鞠比赛正在高潮处,一颗砂粒被一阵怪风吹起。不偏不倚地吹进了侯云策眼中,侯云策初时只感觉有些不适,用手背随意地揉了揉,却觉得眼中痛得历害,很快就泪流满面。侯云策把比赛所用地红旗交给封沙,站在一边不断地翻着眼皮。

小梅站在赵英身边,她地眼光一直跟着侯云策,当侯云策下场揉眼睛之时。就恨不得马上去拿一张湿毛巾,只是赵英没有发话,小梅就一会盯着脚尖,一会看着侯


状态提示:第254章 杨家兄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