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将军夫人哪怕是一个普通百姓,霍夫人都很敬佩赵博阳这样的统帅,军纪严明,深受百姓爱戴,也乐意自己的丈夫跟着这样的人出生入死,但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是绝对不同意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别说他现在看不上自家女儿,就算看得上,她也坚决不同意,这个男人对女人太过无情。
又或者说这是他们赵家男人的通病,在传闻中那个镇国公对夫人罗氏也多情深意重,多少歌姬以罗氏为榜样,一心想要跟着一个年轻有为的将军,续罗氏的传奇,结果呢?多数都是被骗财骗色,就是被人作为榜样的罗氏最终还不是惨淡收场,越是位高权重的男人,牵挂越多,能分给女儿的终究是太少,他们想要的太多,为了最想要的,就会舍弃那些不太重要的。
那些个越是对一个女子钟情,奋不顾身不顾世俗阻碍也要在一起的,表面上看是对女子好,其实是这样的男人更在乎自己的感觉,父母,家族利益,亲朋好友都可以抛在一边,他日他又有了比那心爱女子更重要或者更值得他追求的东西,当初捧在手心里的女子也可以如之前为了这女子而抛开的其他一切一样,毫不留恋的全都抛开。
赵博阳当初求下那样的圣旨,不能说他不用心,但是他显然将父母还有家族抛下了,为了不让长辈逼迫纳妾,才想要求那样的圣旨,她虽不是豪门世家出身,但也知道,若真是夫妻齐心,外人无缘无故是插不上来的,真要到逼迫的地步,只能是有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妻子无所出或者品行有问题。
品行有问题先不提,真要无出也不纳妾。对其父和家族来说未免也不公平,毕竟传宗接代是男子的责任,为了一个女子将这责任抛却,这男子也是狠得下心的。
事实证明。在有了更大利益面前,这赵博阳果然舍弃了之前信誓旦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苏九小姐,也不知道他是真的钟情于这位苏九小姐,还是仅仅因为自家的原因不希望后宅太过复杂,只是此事到了最后。被牺牲的还是女人。
而那个顶替苏九小姐嫁给赵博阳的大周郡主下场也很惨淡,说起来她有时候不知道某些女子心里怎么想的,仗着自己姿色好出身好,就想要抢夺别人的,也不想想,轻易就变心的男人能靠得住么?
今日他能被你抢到手,他日就不会有更年轻貌美身份更高的女人来抢么?到时候他另娶他人更是顺理成章,若是过的不如意,没有人来抢,那更糟糕。他会迁怒于女人,说是这个女人是扫把星,带累他之类的。
这些事情她看得多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男人的想法大同小异,说什么女追男隔层纱,真追上了,男人想扔你的时候就跟扔块烂纱布一般,嫁过去了做得好是应该的。稍有差池,什么都是你的错,你上赶着把人连累成这样的,你寻死觅活要嫁。人家可怜你才硬接下来的,是人家在牺牲,不是你。
霍夫人心里明白,嘴里也能说的清,但是对上情窦初开的霍枫,什么道理就说不通了。
霍大小姐就一句。只要能跟着赵元帅,做丫鬟也乐意。
气得霍夫人想要如一般村妇一样,儿女不听话就打,终究还是被霍将军给劝住了。
霍将军粗人一个,但有时候心比较细,毕竟当将领的,有时候也要管一管那些个死脑筋的兵卒,不能老用拳头解决问题,有些人就是打死也不认错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敢劳烦赵元帅,找了比较了解赵元帅的荆刚兄弟讨对策。
荆刚听说霍枫真在家学大家闺秀,当下就笑了,对霍将军道:“令千金倒是肯学,你也别制止,就让她学好了,大家闺秀哪里是那么好学的?给她找个正经的嬷嬷教教,找个严厉点的,让她知道大家闺秀并不好做,学不成她自然就歇了这心思。”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霍将军点点头,随即又担忧起来,“那万一真学成了,又该如何?”
荆刚更是笑了,“你当大家闺秀的那些东西真好学么?真正京城里大家闺秀那一套,学全乎了顶得上秀才十年寒窗苦读,很多打从娘胎出来就学的大家小姐到最后都没有学到精髓,更别说你家姑娘都那么大了,短时间内是无论如何学不会的,退一步,你家姑娘真要天赋异禀,几个个月能学出来,那别的不说,绝对够资格当元帅的正室,我拍胸脯,元帅那边我去说,反正他早晚还是要娶妻的,你那姑娘要真合适,何必舍近求远呢?”
霍将军想想也是,远的不说,就他见过的几个兄弟所谓大家闺秀出身的夫人,那做派看起来也不是自己女儿能轻易学会的,学不会她自己就知难而退了。
回家跟霍夫人商量,霍夫人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当磨一磨女儿的性子了。
既然决定要学,首选得找个老师,上哪里找个嬷嬷呢?随便陌生人他们也不放心,霍夫人在家里倒是认识那么几个,但都在家里,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找谁。
最后便决定上吴家借一个嬷嬷去。
吴老爷盐枭出身,但为人豪爽,也很大方,为人不讨厌,所以吴小姐扭扭捏捏的也经常往赵元帅身边凑,大家也不反感,能给方便的也给点方便,就是给她爹面子。
到了吴家,一说情况,吴老爷立即豪爽的答应,说他家姑娘身边一共四个嬷嬷,留一个就够了,另外三个可以全部借给霍家。
霍将军哪里好意思,一直说一个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