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九十二章 准备 下

欧洲战争结束后,德国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受到原材料匮乏的困扰。战争中所得到的红利,足够德国政府挥霍上好几年,政府采购商此刻正挥舞着支票满世界的下订单。

美洲出产的棉花、羊毛和各种皮革原料,正源源不断的度过大西洋登陆欧洲市场。欧洲的农业与畜牧业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导致旧大陆的原料供应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加上国土重建和扩军备战的需要,欧洲已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贪婪吞噬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廉价资源和材料。

英国的纺织业是所有行业里恢复最快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们得到了来自德国的海量订单,现在德国士兵新领到的冬装,有不少就是用曼彻斯特甚至伦敦生产的毛呢布料制造的。

德国本土的纺织业虽然全力开动,依然无法完成扩军产生的海量订单,因为他们还要满足国内民用市场的需要,德国人现在手上都有了几个闲钱,国内各种商品需求开始飞速上涨,甚至纳粹一直抵制的奢侈品领域,目前都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话题扯远了,让我们来看看德国陆军如今装备的冬季服装。一套亚麻羊毛混纺的毛呢制服,带着羊毛和棉布内衬,内层布料依旧是人造丝绸的,可以防止跳蚤和其他寄生虫钻入。当然也有使用天然丝绸的,那仅限于个人定制的军官制服,毕竟丝绸价格比较昂贵,军费充足也不能浪费。

除了外面的裤子和外套,每个士兵还能得到两套厚实的棉布内衣,既透气又吸汗,非常舒适贴身,可以有效的保留住士兵的体温。

一件高领的羊绒毛衣替换下了原本的毛衣,只不过依旧保留了德军传统的超长袖管,这种设计是为了供给不同体型的士兵穿着,如果觉得袖子长了可以卷起来,不会妨碍平时的作战与工作。

德军还历史上第一次给士兵装备了毛裤,同样裤管会稍稍长出一截,原因和毛衣一样,尽可能的满足各种体型士兵的需求。

除了这些制式服装,士兵可以按照个人情况自行购买额外的保暖衣物,但是只允许穿在制服里面,基本的军容是必须要保证的。

每个士兵还得到了一个滑雪面罩,就是那种套住整个脑袋只露出眼睛和口鼻的毛线制品,正反两面都能使用,反面染成了白色,正面则染成了原野绿色,士兵可以按照当时的环境自行选择,同时这种面罩翻卷起来的话,就变成了一顶绒线小帽,可以作为m40钢盔的第二层衬垫,同时还能在寒风中护住双耳。

陆军还给士兵准备了一种新的冬季暖帽,和苏联红军刚换装的“沙普卡”护耳帽非常相似,只是德国这边制造的更加美观与精良。苏联红军在四零年七月才开始换装这种护耳军帽,就是后世里著名的“雷锋帽”,这种军帽其实也不是苏联人发明的,它仿制于芬兰人的冬季军帽,苏联在三一年就引进了这种军帽样式,但是只局限在少数几个特别军区内使用,如今苏联红军对这种冬帽进行了一些改良,加厚了内衬并且延长了护耳,替换下了保暖效果和外形一样低劣的布琼尼式冬帽。

德国元首自己就戴过这种护耳军帽,当然知道这种帽子的保暖能力有多么的强大,哪怕是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它都能有效的保留住头部的热量。别看这顶普通的帽子,在特殊的环境下,有与没有几乎等于是生与死的差距,人体在寒冷地区流失的体温中,有七成是由头部散发出去的,一顶优良的防寒帽,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武器更为重要。

德国的“沙普卡”被定型为40型防寒军帽,外层布料选择了结实耐用的粗纺毛呢,护耳和护额使用了混纺呢绒,士官和军官可以选择高级呢绒或者动物皮毛制品,比如羔羊皮和兔皮,如果有钱也可以选择貂皮和海獭皮,不过无论你选择何种材料,军帽的颜色必须要和军服统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要在护额上钉上德军的制式帽徽,统帅部推荐使用针织制品,不过你非要装一个金属的也没人介意。

再说说德军的大衣,元首选择了一种短风衣式样的防寒服,领子后面带着防风雪的兜帽,领子外包覆着一层呢绒,防寒服外层采用经过防水处理的毛呢布料,内部是羊毛混合棉絮的保暖内胆,军官可以换成皮毛内衬,目前欧洲最常见的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生产的羊皮,除了价格稍贵一些,保暖性能相当不错。

其实保暖效果最好的是鸭绒鹅绒之类的羽绒材料,但是目前的欧洲的家禽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军队如此巨大的需求。

采用鹅绒内胆的防寒服目前只能提供给装甲部队的乘员使用,很多人以为坦克里会比外界温暖,实际上坦克时常需要开窗观察与散烟通风,内部温度其实和外界差不了多少,而且坦克手在坦克里长时间无法活动,体温流失的情况比想象中要严重。

至于普通士兵何时装备羽绒风衣,看来只能等欧洲的家禽饲养业产量恢复之后了,美国人的农业刚从大萧条中缓回一口气,他们自己现在都缺鸭绒,所以别想从他们那里进口了。

选择短风衣式样,是为了士兵在雪地环境下也能自如的行动,不再被厚重的大衣所拖累,不过军大衣并没被元首从装备栏里划掉,毕竟这衣服确实很帅气,可以作为士兵外出的常服和礼服使用。

德军短风衣式样保留了德国制服的精神和帅气,采用了双排扣内襟重叠的设计,更方便抵御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准备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