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一百四十六 大天使号

【大天使】号强袭登陆舰,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西方建造的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登陆舰,为什么不说是世界范围内,那是因为早在七年前,日本就建造了专门用于登陆作战的特设运输舰【神州丸】。

【神州丸】号是日本陆军绕开海军,自行研发的特别运输舰,其设计目标就是一艘用来运送以及支援陆军部队在敌方海岸登陆的两栖攻击船舶,以陆军自己的标准,设计师在船上设置了专用的登陆艇甲板、发射飞机的弹射器,甚至还有饲养军马的特殊围栏。

因为是日本独自研发的新船型,在世界领域里没有前例可以借鉴,所有的技术设备和使用手段,日本人只能自行摸索发展。日军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导致【神州丸】并不算是一艘真正现代化的登陆舰船,在舰船性能和作战使用上都存在着不少缺陷。

当敦刻尔克战役结束,徐峻登上元首宝座之后,德国海军立即就启动了新型两栖舰艇的研发计划,虽然没能赶在英伦登陆之前拿出成果,但是海军方面一直没有放松这些船只的建造工作。期间海军高层不断感受到来自元首办公室的巨大压力,很明显元首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些登陆舰艇的工程进度,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海军司令部丝毫都不敢懈怠。

德军的新型登陆舰艇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元首拿出了一堆各类船舶的图纸,目前建造的对象以坦克登陆舰和步兵输送与登陆舰这两类两栖作战船舶为主。

光是大型坦克登陆舰(图纸来源于美国海军的l),如今德国方面就已经下水了五条,同时至少还有二十条同型号登陆舰正在欧洲各国的船台上进行建造。

纳粹高层都知道这位新元首比较任性,有时候会搞出一些超规格的东西出来,【大天使】号就是元首某一次心血来潮时的产品。这艘大型登陆舰的建造蓝本同样来自于美国海军图纸,著名的阿斯兰德级大型船坞登陆舰(lsd)。

历史上美国海军是受到英国方面的要求,才开始研发这些专用的登陆舰艇,因为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美利坚完全没有研发和装备这种舰艇的需要。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使他远离欧亚大陆,自从经济大萧条之后,政府上下都对海外领土失去了兴趣,无论是政坛还是民间,孤立主义的呼声高涨,在这种时候只有白痴才会想要去造一种专用船舶,运载士兵跨越半个大洋,向其他大陆发起远征。

美国海军倒是受到日本陆军特设登陆舰艇的启发,想要为海军陆战队研发一款人员登陆艇,不过也仅限于小吨位的驳渡登陆艇,不需要具备远洋航行能力。

历史上欧洲最早研发大型坦克登陆舰艇的国家是英国,为了达成丘吉尔“打回欧洲去”的目标,英国海军特别改装了三艘浅海油轮,给她们加装了船首开启的舱门,除了因为船体本身的线型原因,导致航速有些悲剧之外,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款能够胜任上级赋予任务的合格舰艇。

英国皇家海军向美国提供了他们手中掌握的技术,推动了美国海军登陆舰艇的发展,最终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对日占岛屿的反击需求,导致美军开始大量研发各种型号的登陆舰艇,短短两年里就发展出了一个足有二十五种舰型,数十种衍生改进款的庞大两栖攻击舰艇家族,并以此奠定了美国海军战后制霸两大洋的力量基础。拥有庞大登陆舰队的美利坚军队,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向任何一个沿海岛国或者大陆国家,发起跨洲远洋登陆行动。

徐峻的目标是,即便德国在战后不会对其他大陆国家产生领土方面的要求,但是这种大规模军队的洲际投送能力依旧是必须具备的,不光是为了国际战略方面的威慑力,同时也是欧洲地区安全的一项重要保证。

同时在即将到来的东线战争中,德军的登陆战术也大有勇武之地,苏联北部拥有一大段曲折复杂的海岸线,一次大规模敌后登陆行动,说不定能够扭转一场大型战役的胜败。另外,德军对北非和地中海区域的控制,对亚洲殖民地的兵力投送,这些都需要配备高效而专业的登陆舰艇,在统帅部的计算下,德军至少还需要装备八十艘五千吨级的主力登陆舰,才勉强能满足这些任务的需求。

前面说过了【大天使】号是规格外的产物,她是第一艘以远洋登陆作战为目的而改装出来船坞登陆舰,甚至德国元首亲自参与了部分细节方面的设计,并且为这条战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无论是技术装备和船舶性能上面,这条船已经把日本那条【神州丸】远远甩在了后头。

这条船坞登陆舰原本是德国汉堡船运公司定制的大型滚装运输船,个头比历史上的美国蓝本阿斯兰德级大了足足两圈,水线长度达到了一百七十二米,甲板宽度二十三点九米,标准排水量七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高达一万两千吨。经过改装之后,船只动力换成了十六座英国海军的燃油锅炉和四台汽轮机组,可以为舰船提供四万五千马力的强劲动力,使得这条一万多吨的庞然大物,能够以二十二节的高速连续航行两千海里,如果以每小时十节的巡航速度,这条登陆舰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一万海里,能够从欧洲本土直航到任何一处亚洲殖民地,中途无需停靠任何港口。

庞大的吨位让这条船具有相当强的自给能力,一次补给之后,船上储备的物资足以维持两千名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六 大天使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