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战争之王抗日传奇>第248章 徐州行(下)

第248章徐州行

演讲完毕之后,蒋介石众人又在李兴华的陪同下参观了新建的军部大楼、随后又视察了县城内新兴商业街和几座中小学校的情况并且对于本地的民风民情进行了大略的调查与了解……。总而言之其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物阜民丰,安居乐业。要不是亲眼看到,这些猫在重庆的军政大员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就在这被日寇重兵围困的徐州弹丸之地,虽然外面剑拔弩张、大兵压境,可是内地里居然是这样一番令人羡煞的世外桃源?!

等参观过铜山商会大厦之后时间已经临近中午,所有参观人员的午餐便安排在大厦内环境优雅的公共餐厅内。这期间蒋介石与宋美龄似乎仍旧意犹未尽,还特意要求安排李兴华与之同桌用餐。眼下这次徐州之行的第一站铜山才刚刚走了一半,但是对于李兴华、对于所谓的徐州战区、尤其是对于其麾下那支自始至终都还没有完全暴露出庐山真面目的徐州守备师即“南京师”,无论蒋介石还是宋美龄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达到了顶点,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李兴华对他们进行解释和说明……。

“兴华呀,目前铜山的情况我们都已经大略了解了。可以这样说对于你能够做出这番成绩着实是令人感到高兴与振奋!那么除了铜山之外,徐州战区的其他镇县的生活情况也可以达到这里的水平吗?”

“请委座放心,因为铜山是整个徐州的指挥中枢,所以对于这里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自然是着重加大力度。至于境内的其他各镇县乡村虽然重建程度还敢不上铜山,但是兴华可以负责任地对您说:只要是在徐州生活的百姓乡亲、都可以吃上一口饱饭,拥有舒适安全的居所!只要是插着中华民国旗帜的地方,老百姓便会感受到中央政府从来没有放弃他们,日寇再也没有办法去欺压迫害他们!!!”

“好——非常好!我绝对相信你对说的每一句话。那么兴华:对于徐州的民生发展我没有任何的疑虑,可是重中之重还是在于这里的战略守备工作!要知道不管怎么说这个战区目前可是三面受敌,日寇绝不会甘心他们沟通的南北战场就此被你重新切断。对于你们守备师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委座所说极是——目前国家正直畏难,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之下全国民众百姓皆有倒悬之苦!至此危难时刻可是李将军却在自己的战区内耗费大量物资钱财发展民生,把绝大部分精力全部用在战场之外的地方,这未免有些南辕北辙、因小失大吧?届时一旦日寇卷土重来,徐州因防守不力因而从你的手中二次沦陷……。哼哼、非但那些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的民众百姓又要遭殃,至于你李将军自己又如何对政府和委座解释呢?”

蒋介石的话未说完,一旁好不容易找到插话机会的薛岳赶忙放下手中的餐具同时站了起来对李兴华大声质问道。说心里话这一路之上从山庄一直到铜山县城里,所见所闻对于此次与蒋介石通行的国民政府大员们来说都着实地赶到惊讶于羡慕,就算是陈诚和薛岳也不例外!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能够令心高气傲的薛岳服气,相反对于眼前繁荣热闹的铜山县城,薛岳心中的羡慕每增加一分,对于李兴华这个年轻人能力的妒忌与不满亦同样加深一分!

“假的,这些肯定都是为了应付委座视察而伪装出来的假象!任何假象就算再如何遮掩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天衣无缝——李兴华你小子也别得意,等我找到了证据到时候看你在委座的面前如何解释!!!”

抱着这样的狭隘心理在刚刚视察商业街和学校的时候,薛岳曾经私下里找寻了好几处商户、百姓、甚至是学生,企图从他们的嘴里套出几句对于李兴华以及徐州民生的弊病的不满和牢骚找找平衡。然而对于其明显带有提示色彩的问题,所有人的反映都是斩钉截铁的否定答案。尤其是最后还有几个学生甚至还很鄙视地瞪了薛岳一眼,直搞得这位高高在上的军神薛岳将军在四处碰壁的情况下搞得很是尴尬且脸上无光。

“李将军——此次委座甘冒如此之大的风险来到徐州视察是要看到这里全面的状况,你可不要强充面子、报喜不报忧哦!”

“伯陵将军——正所谓民乃国之根本,抗战可不仅仅只是依靠我们这些穿军装的人、别忘了在我们军人的背后就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华儿女,他们并不单单就是我们保护捍卫的对象、同时更加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支援与靠山!如果失去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帮助,我想就算是再怎样强悍的军队也是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

说话间李兴华也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地站了起来,面对着薛岳充满挑衅意味的目光:他所回应的则是一派另有滋味的神秘从容微笑。

“我承认民乃国之根本,可是真正要说在战场上和小鬼子真刀真枪拼命的、可还是我们这些手里握着枪杆子的军人!如果手中没有强大的军队和武装力量,仅仅是建几所房子、修几条公路,就依靠那些普通平民百姓也休想赶得走日本鬼子!!!”

“伯陵将军,你还是太性急了:这次对于徐州战区的视察不是才刚刚开始吗?”

仿佛任何话语也无法将之激怒一般,面对薛岳嚣张狂妄的说话李兴华仍旧不改之前的从容与神秘感。其实在他的心里很明白——要想彻底打掉这位“军神”的嚣张气焰,如果不拿出点压箱低的硬


状态提示:第248章 徐州行(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