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南道:“可这期间,隔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里,那些炼钢基地的工人们,就没有将这种技术、及制造枪炮的流程,告诉过孙权、曹操的人吗?为名为利、或威逼、或利诱,就真的能守口如瓶?”
贾诩道:“这倒没有相国。当时兵部尚书孙大人,是再三保证过的。”
“他的保证,只限于没跑掉任何一个炼钢基地的工人,但却无法确定,炼钢技术有没有泄漏。你明白吗?”
“臣明白。”
洪南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你们军机处也应派人盯着曹操、孙权,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锦衣卫身上。以免出现意外。”
“是。臣回去后,就着手安排。”
沉默了会...
洪南突然问道:“文和,你有没有觉得,锦衣卫不像以前的锦衣卫了?今年来毫无建树,没有一点有用的消息。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不该只有这点本事。”
贾诩道:“陛下是怀疑,史阿...。”
“不,我没有怀疑他。而是怀疑他手下的人,也许早就没有初心了。”
贾诩道:“恕臣直言,陛下对锦衣卫,的确恩赏的少了。他们履立大功,不该被埋没。”
“是啊,世人只知晋军战无不胜,却不知在这胜利之后,有多少锦衣卫的支持,他们立下的功劳,甚至比正规军还多。”
“如果立了功,而得不到奖赏,那必然心存怨气,即使不判国,在打探消息时,也不会那么尽力。”
洪南想了想,道:“你们军机处,回头商量下,将锦衣卫这些年来,立下的功劳整理成簿,待我审阅过后,给他们该有的荣耀。”
“陛下的意思是,将锦衣卫公之于众?”
“有何不可吗,其实天下人,有谁不知道锦衣卫。谁又没防着?说与不说都一样。”
贾诩退走后,洪南让典韦去将史阿找来。
史阿掌管刑部,也是锦衣卫的统领。这些年,忙于朝中事物,可谓呕心沥血。
洪南都看在眼里,但对锦衣卫的政绩,却是不甚欢喜。
“臣拜见陛下。”
“请起。”
“谢陛下。”
洪南看着史阿,说道:“史阿,你们锦衣卫立功无数,我刚还向军机处提起,为你们请功呢。”
“臣惶恐。”
“为何惶恐啊?”
史阿道:“这些年,锦衣卫并没有向陛下提供多少有用的消息,有负陛下重托。”
“话不能这么说,你们毕竟是有功的嘛。”
顿了顿,洪南问道:“史阿,你们锦衣卫真的就没再现点什么吗?”
“陛下问的是东边的孙曹?”
“当然。”
史阿拱手道:“臣惭愧,虽一直督促底下的人密切主意敌人的动向,但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现什么。也许曹操和孙权,真的没有其他的动作。”
“我才不信!”洪南突然提高了声线。
“虽然没有接到锦衣卫的密报,但我几乎可以断言。曹操和孙权,一定不会闲着。如果他们急剧扩军,我倒不是很担心。可一年多来,敌人一点消息也没有。你作为锦衣卫的统领,不觉得事有异常吗?”
经洪南一提点,史阿也疑惑起来。
但仔细一想,史阿又觉得,洪南这话另有深意。
随即问道:“陛下是在怀疑...锦衣卫的忠诚吗?”
“没有没有。我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你以后注意点就行。”
“是。”
洪南喝了口茶,笑着道:“其实要说起锦衣卫,立下的功劳是真不少啊。从组建那天起,为我提供的消息,起到的作用,我都记在心里。”
“有这么多的功劳,却不为人所知,确实对他们不公平。”
“史阿,你等下去趟军机处,将锦衣卫中,凡是立过功劳的,都一一详述出来。我会让文和先生,给你们依照功劳之大小,酌情给予奖赏。”
史阿疑惑的道:“陛下,臣不明白了。锦衣卫不是归三法司建制吗?关于他们的职权,朝中早已有定论啊。”
“不够,还远远不够。”
洪南道:“我说的功劳,是那些在底层建功的锦衣卫人员。他们为晋国立下无数的功劳,最终只得些许银两赏赐,对他们的确不公平。你作为锦衣卫统领,就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吗?”
“得不到赏赐,对自己的功劳,无法换来应有的荣誉,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啊。就算曹操、孙权灭亡了,他们还是默默无闻。如果换做我,我也不懒得去打听消息。”
史阿恍然,拱手道:“陛下考虑的周全。陛下请放心,等下回去,我便将锦衣卫的所有立功的档案,移交军机处。”
“嗯。此事由你和文和协同办理,尽快给我答复。”
“是。”
最让洪南放心不下的,还是位处于最东边的孙权。
曹操还好说,毕竟在眼皮子底下,可孙权却远在东海之滨。就算晋国再强大,耳目再多,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他有种感觉,也许这个时候,江东的实力,正在飞的增长。
“夫君在为何事烦恼?”后宫中,洪南刚躺下歇息,蔡琰便走过来问道。
洪南道:“还不是曹操和孙权。也不知怎么的,我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也许是锦衣卫没有给我确切消息的缘故,就好像一个人突然没有了眼睛,心里空闹闹的。”
“夫君不要想这么多了,顺其自然吧。”
“那可不行。”
洪南翻身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