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彩塑是以莫高窟为中心的敦煌地区约577个洞窟里遗存的佛教艺术品的主要部分,这些施以彩绘的塑像,有三十多米高的巨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像,计3000余身。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但保存得十分完好。敦煌彩塑的主要形象是各种佛像,如释迦牟尼、弥勒、药师、三世佛及七世佛等;其次为菩萨像,如观音、大势至及供养菩萨;还有弟子、天王、力士和飞天等。因石窟开凿在砾岩上,不能雕刻,便采用泥塑的传统方法塑像。主要形式有:圆塑——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赏的,完全立体的塑像。主要用于表现佛、菩萨、天王等。浮塑——是在平面上塑出凸起的形象。如塑像的衣服、飘带及人字披的背、檐等。
影塑——多为”模制”而成,然后贴到墙上,再涂上色彩。主要有千佛、飞天等等。由于塑像地位不同,塑像在窟内的布局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一、独立式,指独立设计制作的单身塑像,与其他塑像无连带关系。二、向心式,以佛居中而坐为中心,两侧对称排列弟子菩萨、天王和力士。相互之间有尊卑关系,是彩塑中最常见的多种组合方式。三、多中心式,在洞窟中安置好几组塑像。四、平列式,主要指造型一致、按纵横等距排列的影塑千佛等。
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整窟塑像和壁画互相结合,互为一体,互相陪衬,互相补充。佛龛、佛坛上的彩塑与四壁的绘画辉映呼应,相得益彰,既达到了整窟艺术的统一和谐,又衬托出塑像在窟中的主体地位。另一特点是丰富多彩,姿态各异。所塑神像在洞中重复出现,容易千人一面。但古代雕塑家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将同一神像塑造出形神风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的彩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
敦煌彩塑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可分三个时期。(一)发展期,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历时180年。早期洞窟形制有三:1。禅窟,塑像在正龛;2。方形或长方形殿堂窟,塑像置于正龛或南北壁列龛内;3中心柱窟,塑像置于长方形柱四面之龛内。(二)极盛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300多年。洞窟多为方形殿堂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里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三)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460余年。继承晚唐时代殿堂中心佛坛窟形制,塑像置于中心佛坛上。
彩塑是我国传统的“绘塑结合”的雕塑工艺,这在彩陶文化时,已经有了绘彩的陶塑品。秦汉时期的陶俑,也多用色彩涂绘,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佛教雕塑兴起之后,彩塑更加流行,技术也更成熟。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综合性的佛教石窟艺术。因此,在莫高窟系统地保存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11个朝代1500多年的彩塑3000余身,包括圆雕塑像2000余身,影塑1000余身。在元代以前的2000多身彩塑中,基本完好的原作计1400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特别是清代)妆色或重塑,有的已失去原作面貌。像敦煌莫高窟这样,保存古代彩塑的数量多、延续时代长、塑绘技术又很高的石窟,举世罕见。
莫高窟开凿在砾岩上,不能雕刻,因此一开始就是采用传统的泥塑妆銮方法塑造的。古代的工匠们,先根据拟塑人物的动态,用木制成骨架。然后抹以粗泥,捏塑胚胎,再以捏、塑、贴、压、削、刻等技法,塑出简洁明快的具体形象,用棉花或麻筋、细沙、胶泥合成的泥膏塑造形态表面的细致部分。经过修整,涂以胶质泥合了白垩的地色,然后用点、染、刷、涂描等绘画技法敷彩,画出细部,在手、足、颜面和肌肤露出的部分,涂以颜料润饰皮肤,使之色泽鲜亮,并呈现柔软和韧性,从而达到“神彩具足,栩栩如生”的效果。对线条的直曲,体积的起伏,角度的转折,斜度的动势,光暗的变化都富于节奏感,刚柔相济,虚实对比。衣纹的深、浅、浮、实是根据内在体积运动而成形,透过衣纹能体察人体肌骨的形状,有的脉管隐约可见,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分明,惟妙惟肖。由于衣饰摹仿丝绸袈裟的逼真,像是在迎风微动,使观者更增加了真实感,可以窥见古代塑造家们的精湛技术和创造才能。
敦煌莫高窟彩塑的发展过程,是吸收、消化外来雕塑艺术并把它融合到中国传统艺术之中的过程,也是中国佛教雕塑逐步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莫高窟彩塑艺术,在本土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博彩众长,由最初的模拟到彻底的消化,从而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雕塑艺术的一块丰碑。
塑和绘的结合不仅关系到一身塑像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关系一龛、一壁、一窟中的塑像与壁画的统一和谐。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像,不但形象的塑造很成功,而且熟练地运用了配色手段,红、黄、绿、青、蓝、黑、白等各种色彩交替,使对比强烈、鲜明而又统一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