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混在大唐>第 6 部分阅读

体,对古代战争、近代战争和现代战争还是有了解的。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到高技术兵器时代的发展,对于谋略的运用逐渐减弱。但是在古代则不一样,冷兵器时代,靠的不仅仅是士卒的战斗能力和意志,最重要的还要看主将的谋略。如此出现的谋略兵家如孙武、伍子胥、韩信、范增、张良、贾诩、郭嘉、诸葛亮、曹cao、周瑜等等,实在是太多了。

武清怀着崇敬的心情,打开了卷轴,逐字逐句读了下去。

“夫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正奇相依......”

晚饭时候,李绩让武清一起用餐,武清也只好放下毛笔,来到了饭堂,看到李绩一大家子都在。有儿子从最小的五六岁到五十岁不等,看样子李绩雄风不减啊;有孙子从婴孩到三十岁不等,最大的长孙李敬业都有三十岁了;有曾孙最大的也有十岁了,可谓四代同堂,幸福满满。

李绩便把武清叫到身旁坐下,说道:“这些都是吾之儿孙,今ri也算是为师给你的接风宴,你尽管吃好,若想饮酒也是可以的。”

武清忙谢道:“徒儿谢过师父了,能得师父如此厚爱,徒儿很知足了。”

“好了,那就饮些酪浆吧。”李绩便给武清舀了一瓢酪浆添到了酒樽里。

武清感谢,至于酪浆,武清是知道的,这个名字可是贯穿于隋唐贵族饮宴的历史。的汁液,武清以为是nai,喝了之后才发觉竟然有股酸味和酒味,这东西还真的不错。

不知不觉中,武清整个宴会下来,竟然喝了三杯。李绩一旁说着大唐风物,一边给武清添酪浆。等武清喝完三杯之后,李绩大为惊奇,这小子怎么这么能喝,这样的小孩一般一瓢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这小子喝三瓢,看样子跟没事人一样。

武清打了个酒嗝,说道:“师父,徒儿有些头晕,这便先告辞了。”

李绩点头答应,看着走路有些不稳的武清,笑着说道:“这小子,还是有自知之明啊。”

而在下首的李敬业,看着武清的背影,嘴角露出了讥笑,低声骂了句,“这什么东西,竟然能得到爷爷这么宠爱,娈童而已,别以为我不知道。”

大唐达官贵人有养娈童的癖好,自上而下,无不让人瞠目结舌。武清长得眉清目秀,不由得让李敬业不往这上面想。;

第二十四章 逛长安

三ri后,这一天是中元节,大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ri,祭祀先祖、祈福消灾、抚慰亡灵等等。

天下道观都要建醮祈祷。天下佛寺则是要普度众生,开盂兰盆法会。

自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游天竺取得大量佛经后,佛教在大唐逐渐兴盛起来。每一年的盂兰盆节,更是长安城各大寺院非常重要的节ri。长安城的十多个宗派更是争相斗艳,盂兰盆法会更是展现各派佛法的盛会。

其中法相、天台、禅、华严、净、密等宗最为盛大,长安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进寺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并倾听和尚们讲解佛法。

中元节这一天,皇帝会下令放开宵禁,各位才子佳人可以游览寺院,携手情人或是妻子放盏河灯,寄托对亡人的哀思。

本来这一天李绩要陪高宗和武后去大慈恩寺烧香拜佛的,可一早传出李绩突然病倒了。武清见过李绩之后,看到李绩昏迷不醒,丫鬟仆人进进出出忙碌不堪,曹御医前来诊治,开了药方之后便走了。武清也无可奈何地往邻芳居走去,看来今天是别想见到高宗皇帝和武则天了,心中不禁有些遗憾。

“你知道吗,国公爷病倒了。”

“哎,这次要可怜了红梅和秋菊两位姐姐了,估计要被卖到ji馆去了。”

两个侍女提着竹篮一边走着一边道出了心酸的内幕。

武清心中不禁大为感叹,李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要吃嫩草搞三人游戏,真的是威猛啊,我不及也,只是可怜了两个妹子。《大唐律》中对于奴隶是有严格规定的,是可以任由主人打杀转增买卖,而主人只需报给官府就是了。

武清很无奈,这个时代,当你逐渐了解越深,越觉得有束缚,大唐的胸襟,大唐的气魄,越来越让他这个穿越者看不懂了。

回到邻芳居后,也不理会徐小樱和王修,还有武大娘,他直接去了邻芳居新开辟出的书房。

长叹一声,武清坐在了蒲团上,然后铺开纸,继续写他的《三侠五义》。

一个时辰后,武清站起身,他实在是受不了跪坐这一姿势,弄得半个身体都血脉不通,让他腿脚发麻,武清大骂几声,看来得尽快做出椅子。尽管在胡姬酒肆已经出现了高凳和四脚方桌,但在大唐达官贵人的房舍内依旧以跪坐为主,有的也出现了一些矮凳和交椅,但没有流行起来。其中这交椅出现已经有几百年了,但不是谁都可以zuò_jiāo椅的,即使是位高权重者也不敢坐。

无聊!太无聊了!

“今天不是盂兰盆节吗?”

武清骂了自己一声“蠢猪”,便走出了邻芳居,也没给武大娘打招呼。

出了邻芳居,往侧门走去,正门是不会开的,武清一路穿月门,过花巷。李府可不是一般地大,在走了半柱香后,终于看到了侧门后,武清轻快地走了过去。

“站住!”

身后传来一声怒喝。

武清一愣,转身一看,心中顿时涌出一种不好的感觉,眼前之人竟然是李绩的长孙李敬业,武清连忙


状态提示:第 6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