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开元盛世>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兴水利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兴水利

“并州.”

崔琰见郑玄还在犹豫,便觉得郑玄应该不想去并州。朝廷曾经三番四次来请郑玄出仕,郑玄那时就死活不答应,更何况是高肃?虽然高肃并没有明言,但他未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崔琰是这么想的,但郑玄的决定却大出崔琰的意料,只听他道:“并州牧此举真是惠及天下,老夫决定前往并州。”

听了郑玄的话,崔琰和其他弟子都喜出望外。

“恩师.。当真!”

郑玄笑道:“为师者,岂能说假话?”

崔琰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对郑玄道:“不过恩师,据说这高肃在并州并不打算只推行儒学。”

郑玄是汉末大儒,虽是如此,但他却并不迂腐。

汉有今古文经两派相争,今古文经不仅经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解说和观点差异甚大。两派各按自己的观点注经立说和收徒讲学,渐成水火不相容之势,最后发展到相互指责、论辩,相攻如仇。

郑玄起初从第五元先学习《京氏易》和《公羊春秋》,是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后来他又跟张恭祖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这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

可见郑玄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

郑玄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遍注古文经,注中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他也采用了许多今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

在禁锢之祸的时候,被禁锢十四年之久的郑玄遍注群经,称——郑注。

郑注出现以后,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便逐渐的不再为人们所信了。郑玄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

人们转而崇尚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所以,对于崔琰的话,郑玄只是轻笑一声,不做回答。

在郑玄身边呆了一段时日的崔琰明白了郑玄的意思,他也放下心来。

随后,郑玄一行人也踏上了前往并州的道路,他们打算先去清河,崔琰是清河崔氏子弟,他们可以在那里先补充些给养,然后再前往并州。

除了郑玄之外,远在辽东躲避战乱的一代名士管宁、王烈、邴原、国渊四人也结伴起行,朝并州而来..

汉初平三年,春,三月。

太原城外的河岸,高肃和一干文武官员正看着一个倚在水边,随着水流不断转动的圆形物体。

河岸两边,聚集着数以万计的并州百姓,百姓们最近只听说官府在河道上制造了一个大家以前从沒见过的东西,于是便纷纷赶来围观。

水车是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圆形木制机具,它的造型和投石车倒是有些相似,只不过它的圆轮有一半是淹在水里的。它的圆轮上钉着木板叶轮,上面还刷了漆。百姓们看不出这圆形的大家伙有什么用处,只听说它能把河水引到高处,百姓们都不敢相信,私底下议论纷纷。

口口相传之下,人人都想来看看热闹。渐渐的,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每天来河边看热闹的百姓不下万人!尤其今日高肃领着一大帮并州文武亲自来到河岸边上,一起跟来的太原百姓更是数以万计,河道两侧黑压压的,早已经占满了人。

“主公,已经全部准备好了。”河岸边,马钧一身泥土的走了上来,对高肃禀告。

“好,那就开始吧。”高肃也是满心期待。

“开水闸!”马钧取来令旗一阵挥动,几个工匠随即便将河槽边的闸门抽开。

圆轮上的木板叶轮顿时在河水的带动下缓缓地转动起来,庞大的木轮越转越快,木轮上的汲水木桶不断将水从河中提起,灌入早已经挖好的水渠里面!河水顺着灌渠缓缓向前流去,流向沟渠两侧的田间!

“好!好啊!”

河岸两侧的百姓一片欢呼沸腾!不少人的眼中泪花涌现,以往沒有灌渠时,他们只能靠挑水或者打井灌溉田地,如今官府不仅出钱出粮开挖了灌渠,还造了这么一个大家伙给百姓提水灌溉,并州牧真是爱民如子!

“主公爱护百姓,小民们感恩戴德!”

“我等感激不尽!”

哗啦啦,两岸百姓跪倒了一大片,百姓们感激涕零,口出敬谢之语,河中虽然转动的只是小小的一具水车,但是代表着的却是高肃造福并州百姓的态度!高肃在百姓中的凝聚力随着这架水车的转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主.主公,成了!”

马钧一脸兴奋的看着从河中不断取水引入田间灌渠的水车,有些激动的他竟然又犯了从前口吃的毛病。

高肃也是一脸激动,他不停地拍着马钧那瘦弱的身板道:“干得好啊!德衡!你真是我的股肱之才!此次我一定重重的奖励你!”

马钧揉着几乎麻痹的半边肩膀,笑道:“得主公器重,让钧能有如此一展抱负的机会,钧已是万分感谢,此功马钧不敢独领。”

“哈哈哈!”

汉时多蝗灾,蝗灾往往是和旱灾相伴而生的,民间早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说法,所以如果能治理好旱灾,对蝗灾也能起到不小的抑制作用。

高肃因此命令治下郡县根据实际情况挖掘灌渠、兴修水利。

高肃将屯田的兵马和并州百姓尽数动员起来,只要应征为官府挖渠,每人每日供两顿饭,若是干活勤快,每月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兴水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