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正如李知所料,丁原在听到他的解释之后,勃然大怒。
“如此作为,与昏君何异?!”
说完之后,丁原站起身,在大帐之内烦躁的走来走去。
随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脚步一顿,满脸怀疑的对着李知问道:“骠骑将军你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问完之后,他就目光炯炯的盯着李知,不放过他脸上每一个表情。
李知闻言,耸了耸肩,满脸无辜的说道:“你难道听说过本侯在洛阳城中欺压过谁吗?
本侯连一些平民都懒得欺压,怎么可能会欺压陛下?”
听到李知的解释之后,丁原看着李知沉声说道:“你乃是陛下之臣,你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忠诚的话,陛下想要杀你,不过是一道圣旨的事,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给老夫发那道荒唐的诏书?”
刚一开始的时候,丁原在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确实非常的生气。
但是,他毕竟为官多年,该有的手段和心术他都有。
所以,他在怒火稍微平息之后,就察觉出了其中的蹊跷。
如果李知真正是个忠臣的话,那刘辩想要对付李知就太简单了。
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能把李知诛杀。
既然如此,刘辩为什么放着简单的方法不用,反而要发出那到荒唐的求救诏书,拐弯抹角的对付李知?
这一切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李知在说谎!
听到丁原的话语之后,李知也知道他在怀疑自己说谎。
在猜到丁原内心的想法之后,李知苦笑了一声,说道:“丁刺史,本候要是告诉你,陛下只是觉得本侯有威胁,怕直接下旨处死本候,本候会谋反,所以才处处得提防本候,最后更是想要除掉本候,所以才发了那张道圣旨,你信吗?”
听到李知的话语之后,丁原被的瞠目结舌。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用震惊的眼神看着李知,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是说,陛下是因为忌惮你的势力,把你当做了敌人,所以才发出了那道让人误会的圣旨?”
说到这里,他勉强的压下了心中的震惊,盯着李知,一字一顿的问道:“你敢发誓,你从来都没有对陛下做过什么违礼之事吗?”
令人怀疑陛下之所以那么憎恨李知,皆是因为李知做了什么让陛下痛恨之事。
听到丁原的问询之后,李知满脸苦涩的摇了摇头,说道:“自从本侯进京以来,就非常的尊重皇权。
哪怕是先帝多次有愧于本候,本侯也从来没有埋怨过先帝。
而且,当初先帝被张让替换了之后,还是本侯出人出力,破坏了张让的谋划,揭露了张让的狼子野心。
在张让最后的垂死挣扎,劫持了当今陛下和其弟刘协之时,也是本侯把他们二人救出来的。
当今陛下登基之后,本候更是他陛下忌惮本侯的势力,所以便隐居的洛阳,不问世事。
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命人把董卓招进京城,本侯会一直隐居下去。”
说到这里,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紧紧的闭上了眼睛,眼角似有泪光闪烁。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知睁开了眼睛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在董卓进京之后,想要向陛下强又军权,所以他盯上了大将军的位置。
本候相信,丁刺史也听说过前些时日的那场赌斗。”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丁原,见丁原面色难看的点了点头之后他便继续说道:“当初那场赌斗,也是本候召集了数万兵马才震慑住了董卓,让他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
要不是本侯调集的那几万军队,让董卓心有顾忌,本侯敢打赌,董卓一定会把何进和陛下一网打尽!
在赌斗之后,董卓当上了大将军,更是肆无忌惮了。
他不仅抢夺了南军的兵权,而且还想把当初跟着本候东征西战,驻扎在城外的那几万兵马全部都拿到手里。
当初,陛下被董卓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是本侯多方努力,才为陛下保留了几万的军队
但是,本侯没想到,陛下为了对付本侯,竟然会把那些军队全部都交给董卓。
然而,那一次却是陛下失算了,董卓在接手了他的军队之后,根本就没对本侯下手,反而调转矛头,对向了陛下。”
在诉完苦之后,李知装模作样的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满脸哀愁的对着丁原问道:“丁刺史,你评评理,本候的所作所为,怎么说也能称得上是大忠臣吧?
但是就是等候这样的忠诚之事只是因为掌控着北京便被陛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屡次想要置本侯于死地,如果不是本侯机灵,多次化险为夷,现在,本侯恐怕没有机会坐在这里跟你说话了。”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苦笑道:“可能正是因为本候多次化险为夷,所以才使得陛下更加忌惮本侯了。
想必陛下一定觉得,他多次对付本侯,本候一定对他怀恨在心,想方设法的想将他赶下皇位。
所以,陛下才会给丁刺史发那道荒唐的圣旨吧。”
说到这里,李知就不再说下去,摇了摇头之后,紧紧的闭上了眼睛,像是要阻止眼中泪水流出来。
然而事实却是……
“一定要忍住啊,千万不要笑出来!当初我被奉孝贤弟捉住的时候都忍住了,这一次我也一定能忍住!”李知在内心如是的想着。
丁原并不知道李知内心的想法,他见李知紧紧地闭上眼睛,还以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