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阉党二世祖>第一百九十三章 缺粮难题

看到这个样子马铖再也控制不住怒火,没有粮食他还守个屁城!

马铖上前左右开弓打了万全五六个嘴巴,然后大骂道:“说,粮食都去哪了!”

这个时候万全知道自己死定了,为了保证自己一家老小不死,只好将户部粮仓的秘闻和盘托出。

明代从朱元璋在南京建国开始,就大力贮备粮食,大概是老朱小时候要饭饿怕了,所以规定南方各省都要往南京交粮食,南京各个粮仓常年储备粮食在五百万石左右。

在明朝初期,南京人口大概在三十多万,再加上驻扎在此地的四十万卫所军,五百万石粮食足够这些人吃用了。可是随着朱棣靖难之变,朱棣将首都迁往北京,南京这里就逐渐失去了首都的作用。

因为迁都,南京城外的四十万卫所军大部分迁到北京驻防,南京这里不需要这么多军队,所以城内的粮仓存粮开始慢慢减少。

同时因为迁都还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北京人口大增,为了保证北京的正常供给,就要加大漕运。可是漕运的主体是南直隶,这里除了供应将近百万人口的南京,这回还要供给同样百万人口的北京,没办法南直隶各府只能逐年减少运往南京的粮食。

在成化年间,朝廷已经发现这种情况,可是没办法,为了保证京师的供给只能委屈南京,同时南方生平日久,还是主要产粮区,缺一点也没什么大事。就这样在上面的默许下,南直隶各府地方官将运输漕粮放在了第一位,接下来才是运往南京的粮食。

就这样南京的存粮逐年减少,到了嘉靖二十八年,南京城内各仓库存粮只有二百万石,有的年头甚至降低到一百三十万石。要知道南京有整套文臣班子,还有二十多万卫所军,这些人都需要南京粮仓开工资,他们每年就需要一百零七万石的粮食,所以到了嘉靖中期,南京城中各个粮仓只能尽量保持收支平衡,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存下来。

不过好在南京周围就是产粮区,如果需要粮食可是从各省各府紧急调运,所以到万历末年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天启年间就不行了,北方各省大乱,为了平定叛乱和对付辽东兴起的后金,朝廷开始对南京这二百万石存粮下手。到了天启七年,根据南京户部尚书万士和汇报,南京存粮已经剩下五十万石,已经达到了红色警戒线。

到了崇祯十二年,朱由检为了保证北京的粮食供应已经不折手段,派来了大贪官保国公朱国弼担任漕运总督。朱国弼到来忠实的执行了朱由检的命令,将南直隶各府收刮一遍,他的爵位也由抚宁侯升为保国公。

经过这几次收刮,现在落到马铖手里的南京四大仓,只有存粮不到二十万石,眼前的东安仓更是只有存粮两万六千石,还大部分都是三年以上的陈粮。

马铖听万全说完真是欲哭无泪啊,

这已经不是什么某个贪官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都出现问题。北方大乱需要调粮,同时南京户部这些贪官污吏还要贪污,这样下来能剩下二十万石就算不错了。

想到这马铖也不准备难为万全,他一个九品粮仓大使能干什么,就是杀了他全家也不解决问题。马铖挥挥手让万全起来,然后问道:“你这里还剩两万六千石,现在全部交给王显,他会负责将粮食运走!”

死中得活的万全赶紧连连保证,绝对不会耽误镇守大人的大事。

离开东安仓马铖也没兴趣去那几个仓库了,这里都这样其他的仓库估计也好不了。不过王显倒是没准备饶过万全,离开后在马铖耳边鼓动要严惩贪官万全。

马铖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守城为重,就不要再杀自己人了!王显你去其他几个仓库,跟他们说,本督只要实数,至于他们的那些烂事老子不想管!”

听马铖这么说王显赶紧保证一定会将粮食问题处理好,马铖点点头让王显离开。

等王显离开后马铖骑在马上琢磨守城之事,以前他以为城内粮食够用,只要依托城墙耗死满清即可。可是现在不同了,城内粮食只剩下二十万石,再加上从各个商户、粮行手中收刮来的,大概也只有五十万石左右。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来算,南京全城一百万人口一天就需要一万石粮食,五十万石粮食也就够消耗两个月的。这还没算上那些新军将士,还有那些勋贵文官,他们是绝对不能降低自己生活标准的。

马铖掰着手指头算顶多坚持到年底,到时候全城就到断粮了,可是城外的满清包围并没有解除的迹象,那下一步怎么办?想到这马铖十分头疼。

就在马铖算计手中存粮的时候,南京城内一伙人也在算计马铖。在北城的保国公府邸,赋闲在家的保国公朱国弼正在会客,迎接的也是南京城里的大人物,魏国公徐文爵。

徐文爵今年刚二十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因为接任的是一等公爵,所以身份地位还在朱国弼之上。

二人酒过三旬后,朱国弼问道:“贤侄这次接任魏国公,叔叔没有去恭贺,贤侄不要挑理啊!”

徐文爵哈哈笑道:“叔叔说的那里话,现在国家危难一切从简,所以侄儿也没有举办什么宴会!”

“贤侄,不知道这次来找叔叔有什么事?”保国公一系出自北京,和南京的魏国公一系向来没什么交往,只是以前朱国弼被派到淮安当漕运总督,这才将家搬到南京。现在与他并没什么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三章 缺粮难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