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明朝狠人>第八十九章 会转弯的四轮马车

四轮车和两轮车相比优势不言而喻,不仅运载的货物重量要多得多,稳定性和舒适性也要好得多,跑得也更快,欧洲西方国家在十五世纪就开始大规模使用四轮马车,可以说正是能转向的四轮马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欧洲西方国家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也使得商业流通更加顺畅,而华夏直到满清后期才出现会转弯的四轮马车,整整落后了几百年。

那么会什么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四轮马车呢?主要是中国一直没有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应该说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在有轮轴的基础上四轮车是很容易实现的,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一个大圆盘,就可以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能做出四大发明的中国人却解决不了一个小小的四轮车转向问题呢?前世郭致远就在网上看到许多愤青发的帖子,说中国人不是发明不出来,而是发明出来了也不实用,并列举了许多理由,比如环境因素,中国地形远比欧洲西方国家复杂,道路也不像欧洲国家那么平坦,更适合灵活的两轮马车,再比如马匹因素,中国是农耕社会,马匹紧张,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马,为了节省马匹,用两轮马车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四轮马车。

应该说这些理由有一定的道理,但郭致远觉得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是儒家思想当道,在儒家思想里像这种发明创造是被划为“奇技淫巧”的,根本不受统治阶级重视,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划时代的发明了,即便是发明出来了,也很难大规模普及和推广,所以最先发明的*却被用来造烟花,以取悦那些达官贵人,结果最后反倒被西方列强拿着中国最先发明的*轰开国门签下耻辱条约,不得不说真的很讽刺。

正因为如此,其实郭致远在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就想到了要造四轮马车,却一直没有实施,一个是条件不具备,从搭救便宜老爹开始他就没能喘口气,另一个是他知道像那些yy小说里靠着穿越优势搞发明创造就能改变时代争霸天下的情节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强大的历史惯性下,发明出太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不仅不能让他混得风生水起,反而可能给他招来灭顶之灾!

他现在之所以抛出会转向的四轮马车这个发明是因为他知道孙传当过海盗,很可能对他下一步的计划产生巨大的作用,所以他想拉近和孙家的关系,将孙家绑上他的战车,会转向的四轮马车改变不了时代,却足以改变孙传对他的态度!

孙传刚才的反应也证实了他的判断,从事过海上贸易又是车马行行业的巨头,孙传的眼光自然非一般的老百姓可比,立刻意识到能转弯的四轮马车的巨大前景,无需增加人手,却能让他的车马行运力和效率成倍增加,又岂止能让车马行的利润增加一倍那么简单!

当然孙传也不可能因为郭致远一句话就相信他,毕竟这能转弯的四轮马车谁也没见过,就有些狐疑地道:“大人真能造出能转弯的四轮马车?……”

郭致远哈哈大笑道:“本官骗你有何益?本官还想在这古田县做一番事业呢,若是我欺骗了孙老,我这县令还当得下去吗?若孙老还信不过我,那我们不如打个赌,若是一月之内本官不能造出能转弯的四轮马车,本官任由孙老处置如何?……”

孙传想了想也觉得郭致远的确没理由骗他,他的性格也是比较直爽的,否则也做不了海商,就点了点头道:“好!若是大人果能造出能转弯的四轮马车,那我孙家的车马行可以给大人两成干股!……”

别看孙传只给两成干股,但孙家几乎垄断了整个古田的车马行生意,而且在福州等大城市都设有分行,两成干股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笔数目了!而且郭致远的本意也是要用这能转弯的四轮马车来拉近他和孙家的关系,从而逐渐把孙家绑上他的战车,自然也不会斤斤计较,呵呵笑道:“这个好说,两成便两成,不过孙老也知道如今县衙缺钱少粮,我推出这太平绅士选举,也是希望地方乡绅能奉献一些力量,共同振兴古田,孙老乃古田乡绅领袖,我希望孙老能做个表率,多捐些银两……”

孙传既然连两成干股也给了,自然也不会在乎这点小钱,爽快地又拿出一千二百两银票拍在桌上,目光灼灼地盯着郭致远道:“那老夫再出一千二百两,凑足两千两,不过老夫丑话说到前头,我孙家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拿的,你若是敢蒙骗老夫,一月之后不能造出能转弯的四轮马车,老夫定要你连本带利吐出来!……”

郭致远对孙传的威胁毫不以为意,胸有成竹地哈哈大笑道:“孙老尽管放心,一月之后不能造出能转弯的四轮马车,无需孙老找我麻烦,本官自缚上门任由孙老处置!……”

从孙家大宅出来,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光启就一把抓住郭致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道:“公子,你真能造成能转弯的四轮马车?”,作为这个时代的先驱人物,徐光启自然清楚能转弯的四轮马车的出现将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改变,而且他比孙传想得更远,已经想到了四轮马车更多的用途,比如给军队装配上四轮马车,那么运送军需物资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提高了。所以他才会如此激动,只是方才在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 会转弯的四轮马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