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冥之鱼字数:91047战舰少女可靠性提升计划——序公元21世纪,上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来说似乎已经是遥远到只有在史书上才存在的记录,甚至对于许多人而言,连战争都已经是从长辈那里才能听到的故事了。
在多项针对核武器的防御系统研究宣告失败后,诸大国的智库经过多年分析得出结论:开展全面战争获得的经济政治利益并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相比之下通过扶持傀儡控制当地资源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成为利维坦的诱惑是巨大的,但只要还有足够的猎物,那些「巨兽」们便不会互相攻击,免得便宜了匍匐在自己身边看似温驯的仆从们。
当时星球上的第一梯队国家几乎同时放弃了进行全面战争的选项,转而通过代理人战争确保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资源安全。
只可惜陆地上的资源终究无法填满这些巨兽的胃口,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高速发展,海底的各类资源已经成为了维持诸大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血液」。
然而正当诸国通过各种手段谋求瓜分原先无主的海域之时,神秘而强大的敌人却在海上悄然出现……这支日后被人类命名为「深海」的族群,它们甫一出现,便开始模拟起人类曾经建造过的战舰的攻击方式,并且无差别攻击所有进入它们控制海域的人类船只及其他水上载具,而还未缓过神来的人类只组织起了强度一般的反击。
不同势力在观察深海的同时,甚至有人起了拉拢深海封锁敌对阵营航道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想法。
然而深海并没有回应他们的邀请,它们只是无情地击沉所有的船只。
到了2137年,无法与深海媾和而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威胁的诸大国终于坐到了一起,依据旧日联合国尚存时的形式组建了名为海洋安全理事会的机构并向深海宣战,持续至今深海战争爆发了……在深海战争爆发之初,理事会的各个成员国都曾经尝试过使用库存的核武器来消灭深海。
单纯从杀伤效果上来说,核武器确实令人满意,但它们有个严重的问题——消灭深海之后那片海域将难以继续开发,甚至可能会彻底摧毁海底矿床的资源。
这样的胜利对于急需海洋资源的人类来说无异于失败,理事会不得不将目光重新转移回常规海上作战舰艇上。
然而诸国终究为之前的代理人战争付出了代价,近一个世纪的代理人战争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作战舰艇性能指标和科技发展路线。
由于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锐减,大规模海上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到一个让诸国能放下心来的程度。
于是和21世纪初相比,22世纪的主流舰船更加强调隐秘性、多面性而不是专业性,对陆地战场的支援能力的重视远超舰队决战,设计师们恨不得把所有支援当地代理人作战的船舱模块全都塞进舰体内,同时尽可能保证隐身能力——幕后支持者可不能光明正大登上战争舞台。
至于保障航路畅通和确保本国领海安全等可能涉及「可控」海上冲突的任务,则交由经过各种现代化改造的旧式战舰来完成。
最后的结果就是,几乎每艘新型战舰都会同时具备人员运输能力(空降/登陆)以及「合适且足够的」远程打击武备。
这些舰船的目标是在代理人战争爆发后迅速而隐秘的将己方的支援力量投送到战场上从而帮助自己的代理人改变战局走向,并且驱离可能存在的敌方支援舰船。
直到深海战争爆发前十年左右,当争夺的焦点回到海洋时,各国设计师才开始重新论证制以海权争夺任务为目标的作战舰艇设计,最后能赶上战争初期的舰队作战型舰船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初创的海洋安全理事会所掌控的主力作战舰船,大多是缺乏攻坚能力的代理人战争型多功能战舰。
然而对于谜一样的深海来说,人类的隐身设计并不能有效的干扰它们的探测及火控系统(如果它们真的是机械生命的话),而人类舰船上搭载的陆战队对从不上岸的它们也毫无作用。
结果可想而知,深海战争初期,理事会麾下各支联合特遣舰队都没有能在大洋上取得优势,尽管重新控制了部分海域,但是自身战损也不容忽视。
安全理事会的智库们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战争再按照这个交换比打下去,最多五到六年,严重依赖海底资源而无力保障开采进程安全的人类会彻底丧失远洋作战能力,只能龟缩在近海苟延残喘。
甚至近海防御舰队也会因为持续不断的护航任务而不断「失血」,最终诸国掌控的海上航道宽度和长度将会锐减。
海洋安全理事会迫切需要新的作战力量来代替旧日代理人战争时期设计的多功能战舰。
智库们认为新的海上作战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第一,造价和维护费用足够便宜,因为人类在保障海洋资源能够安全开发之前无力投入大量资源,但是为了满足战争需求,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单位同时保持作战能力;第二,和作战任务匹配的火力投送能力,新的作战力量必须能够保证摧毁它们遇到的一切深海力量,而不仅仅是击退威胁航道安全的深海单位;第三,搭载基于深海单位的特性所开发的针对性搜索和火控系统,使其能拥有更有效的对深海预警及打击能力第四,建造难度不能过高,以便于技术路线不同的诸国能动员足够的产能进行批量建造,以求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