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玄幻奇幻>工业中华>第865章 海上对抗

日本常备舰队旗舰松岛号,4300吨的排水量算不得太大,但在日本舰队里已经是最高工艺水准的战舰了,两艘船旁炮改装的旧式铁甲舰大凤、海鹰号,都是七十年代的产品,虽然改装了武器系统,整体上根本无法和松岛号相提并论。

但是,这艘设计之初以定远、镇远为对抗目标的法国风格战舰有着明显头重脚轻的感觉,舰首的3、38倍径主炮、旋转炮台、扬弹机总重250多吨,加上侧弦多大12门的1小口径舰炮,此刻已经达到16节速度推进的巨大船体,巨大惯性让战舰毫无悬疑的继续向前高速冲去!

这种海上航行,尤其是在舰队推进途中,就算是资深航海长也不敢快速满舵急转,那样做的结果,很大可能是将侧翼的战舰撞沉或者被侧翼的战舰撞沉,加上法国的主机传动系统根本不具备高效的齿轮减速的功能,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中,两艘战舰以泰山压顶之势高速的向对方靠了上去!

“八嘎……”

“要撞船啦!”

三景舰上,军官、士兵都是一脸的呆滞模样,他们虽然带着决死的信心和对天皇尽死的决心来捍卫日本海军残余可笑的尊严,但是,事到临头,两艘战舰之间的猛烈撞击,已然不是渺小的人类能够无视的!

小方位转舵后的松岛号,虽然全力减速,不过。整个舰体还是斜斜的靠向近在咫尺的“台州号”驱逐舰。而台州号驱逐舰舰桥指挥室内。毛之琦也是紧绷着脸,此刻,驱逐舰已经在高速满舵的急转下,整体呈现超过30度以上的右倾,所以要若无其事、镇定自若那是绝无可能,不过,现在的局势下,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若是自己笔笔直撞上去。这艘据说代表日本战舰最高水准的新式装甲舰肯定难逃倾覆的命运,不过,计划已经在接到联合舰队司令部命令后做了改变……

0米……

100米……

50米……双方战舰几乎都到了贴面的地步,日本战舰上士兵惊恐的模样都看的一清二楚,尽管此刻台州号驱逐舰已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但是,双方战舰的舰体还在缓缓靠近!

吱……吱……让人恐怖的钢铁摩擦声甚至盖过了战舰劈波斩浪的巨大动静,松岛号上,一大堆日本军官、士兵都冲到左侧船舷,这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恐怖声音。让所有人都已经放弃在避免撞击的梦想,等待接下来发出更恐怖的碰撞声……

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但对于经历这场铁甲舰时代从未有过的、海军近身肉搏般较量的所有人来说,都如一个世纪般的漫长,那艘本子巨大的新式法制装甲巡洋舰在另外一艘小巧的中国驱逐舰之间,犹如相扑士与中国剑客间的交锋!

台州号驱逐舰舰尾伸出粗大横旗杆在松岛号装甲舰左舷如同惊雷闪电般的刻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黑色疤痕,松岛号旗舰左舷漂亮的涂装彻底被破坏得一干二净,而两舰侧舷的擦肩而过,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也在最后关头将那根140的粗钢旗杆挤成了一个大弧度的拱形!

尾本知道少将目瞪口呆的看着中国人如此大胆的越过自己的阻截,事实上,在最后的阻截阶段,松岛号完全无法改变最初的阻截航向,很显然,对方却表现出了淡定从容的航海技术,非但给整个日本舰队上了一课,而且,此刻台州号驱逐舰已经完成了对日本舰队的锲入!

但是,这显然不是这场正面交锋的结束,正在尾本指挥旗舰试图尾追台州号驱逐舰之时,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情况发生了,台州号在大角度急转舵撕破了“松岛号”面皮后,已然保持着极高的船速,掠过松岛号之后,以一个小弧度的内切航向冲向松岛舰后方的海沙1号、海沙2号鱼雷艇!

指挥两艘鱼雷艇的两名日本少佐早被“台州号”这玩命的战舰操控技术惊呆了,而这短短的距离上也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这两艘鱼雷艇是1887年刚刚从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回国的,不过,相比0多吨的小鹰号鱼雷艇,这两艘仅有40吨的新型鱼雷艇在外海适航性上原本就并不理想,低速下巡航倒也凑合,但是,这种雷死人不偿命的玩法,还真是没法子想象!

结果,千吨的台州号在海沙2号鱼雷艇旁边来了个极其惊险的转舵横移,巨大海水冲击力猛然从水底撞击在鱼雷艇的侧弦,当时,40吨的鱼雷艇就几乎侧着倒插在海面上,等“台州号”驱逐舰飞驰而去,后从浪尖上滑下来日本鱼雷艇上已经是灌满了海水,以至于锅炉都完全无法工作,失去速度后只能在原地打转,一时间周围日舰纷纷赶来抢险……

旗舰松岛号上,尾本知道站在瞭望台上,将中国驱逐舰队往来飞驰的情况自然看得一清二楚,中国驱逐舰队展示的高超航行技术和战舰性能,他自然是看得明白,对方至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强的信心,这可不仅仅是对海军的人员素质,更体现在这种千吨的驱逐舰性能上。

能走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完成急转,可见中国战舰的高速性能和操控,他自然了解过,这种驱逐舰依然使用鱼雷为致命攻击手段,同时兼具捕猎吨位更小鱼雷艇的功能,中国人展示了他们完美的战术水准,这无疑会对日本海军的士气造成影响!

而之前自己试图以密集队形驱逐对方的想法,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个笑话,中国人的战舰……据说还是他们自行建造的,远比日本舰队中自建的武藏、高雄等铁胁战舰要优秀的多!现在


状态提示: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