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模拟城市>第558章 鬼道治国

五短的身材,宽大奇特的衣衫,视生鱼片为美食,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们身份的话,那么传入耳中的“小一郎”、“平四”等称谓,则让某城主恍然大悟再无疑惑。

腾蛟号,被风暴带到了日本近海,也即是古代的倭国!

历史上三国时代的日本,还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他们贫穷落后,没有文字,生产技术和制造技术极度落后,与汉朝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在日本战国时代来临之前,日本甚至还没有“兵”的概念,只有那种农忙时耕种闲时打仗的类似于“民兵”的概念,他们大多使用简陋的长枪作为武器,因为长枪简单而且便宜,打仗对于那些“民兵”而言相当于服徭役,所属君主不会给他们任何补偿。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此时的日本列岛还未形成一个统一全岛的国家形态,但却已经有了大和国家的雏形——邪马台国,这也是当时日本列岛最大的国家。

邪马台国位于日本九州,在汉桓帝、灵帝时期(167到168年),邪马台国内乱,国王被推翻,30多个属国属国之间互相残杀争斗不息,没有谁能够统一全国。就在这一时期,日本民间出现了一位名叫卑弥呼的女子,以鬼道之术掌握政权,被各属国共同推举为女王,内乱平定(邪马台的位置主要有九州说和畿内说之争,考虑到卑弥呼很有可能便是所谓的天照大神,本文采信九州说)。

耐人寻味的是,卑弥呼的上位并非靠军事才能或政治才能,而是鬼道。所谓的鬼道是指巫术,人们相信卑弥呼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奇本领,在尚未开化的日本,鬼道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这也是卑弥呼能以女子之身成为女王的根本原因。

至于鬼道为何会在日本出现。还得把功劳记于中国古代一位大骗子徐福的身上,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借口前往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机会,从始皇帝手中骗取了惊人的财富,东去日本以逃避始皇的怪罪。结果也把中国的方术(主要是道教和巫术的集合体)带到了日本,到卑弥呼时期,鬼道已经在日本传播了四百余年。

卑弥呼在成为女王时年方17岁,无夫婿,继邪马台国王之位后便居于深宫极少露面,由千名奴婢侍奉左右,平日里只有一男子出入给与饮食,政事则全部交由其弟打理。卑弥呼寿数极长,在位七十余年,九十多岁时死去(公元247年)。寿数之长令人惊叹,不少人认为她就是所谓的天照大神、神功皇后,按照史料的记载推断,此时的卑弥呼大概三十多岁。

不过,卑弥呼继任邪马台国女王后也并非没有遇到挑战。日本列岛上另一个国家狗奴国向来对邪马台国虎视眈眈,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将目光瞄向了强大的东汉王朝,希望借与东汉的交往抑制对手的势力。

《三国志》倭人传记载,238年6月派难升米到带方郡,见郡守要求赴都朝献,十二月赴魏都见明帝朝献。明帝甚喜,赠与铜镜、刀、绢绸等礼物,并封女王为亲魏倭王,邪马台国以此被纳入中国册封体制之内。

不过,这并非有史料记载的两国最早的交往记录,早在公元57年。倭奴国向汉朝进贡,光武帝授予“汉倭奴国王”金印,这枚印于1784年在福岗市志贺岛上被发现。

现在游戏内的时间是191年,邪马台与中国的交往还是没影儿的事情,不过某城主还是可以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目前腾蛟号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古代日本九州近海的一处孤岛上。得出这一结果后再对照海图,腾蛟号再度扬帆启航的方向便不再是问题!

“靠,居然跑到这个鬼地方来了!”阿牛恨恨地道。

出于对中国历史上某段惨痛的记忆,同许多中国人一样,阿牛对日本从来没有任何好感,事实上在他看来,最好这个该死的岛屿上没有任何能喘气的动物才能解恨。凤翔一开始就投入大量宝贵的资金用于舶来镇,以及不惜巨资打造沧澜水师,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某城主潜意识里某种激进的想法: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阿牛这样的小人物也无法左右国家策略,但在游戏中把倭国圈圈叉叉一顿,貌似也不犯法吧。

某城主并不担心游戏中是否有倭国的存在,连匈奴、羌人、乌桓等异族都早已现身,一海之隔的日本又岂能只是一片浮云?三国时代中国与倭国也是有往来的。这一次意外的邂逅,证实了阿牛的推断,倭人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令某城主感到遗憾的是,这款游戏不支持世界联网,仅供中国玩家消遣时间罢了,否则的话,某城主宁愿与倭国玩家在游戏中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将其搞得半身不遂痛苦不堪才有更多的畅快感。

这样的想法即使被人嗤笑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阿牛也只是一笑置之,这本来就是事实,狭隘便狭隘吧,没什么好分辨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上某城主近段时间已经淡化了这种不太实际的想法,游戏中并非有压倒性军力优势便能攻占一个地方,要是那样的话许多强大势力早就开始了“全国连锁店”的布局,甚至在异族的地盘上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也未尚不可能。以三国时代的造船水平,渡海远征的可行性几乎为零。

作为一名领主,尤其是先后与乌桓人、羌人搭上关系的凤翔城主,阿牛对于异族的财富和市场还是很感兴趣的,即使不能在倭岛上大开杀戒划地为王,只要能从这


状态提示:第558章 鬼道治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