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三国新马超>第一百四十章 孙坚是位有理想的牛人

孙坚?

说实话,马超脑中从未想到过这人。但仔细回想一下,汉末初期,似乎就是孙坚最为抢眼,甚至,就连曹操也不行!

曹操身后毕竟还有士族大阀的影子,但武人孙坚,却是开创了武人士族化的先河。而其子孙策,更是延续了这一政策,广招名流、融入其中。而到了孙权那一代,已经完全是士人阶级了。

至于说大器晚成的刘皇叔,此时在汉末舞台上,不过是一个笑话,一个大头兵之上的小小校尉之类的官职,根本没什么名气。刘皇叔的得志,是从他在徐州获得糜家的支持,在许昌获得献帝的给得‘皇叔’荣耀,在荆州得到诸葛亮之后,才一飞冲天的。

而刘皇叔的得志,也更加印证了武人士族化的必要:得到望族糜家的支持,说明刘备走入了那些士族的眼界的开始,获得‘皇叔’荣耀,是刘备已经得到了士族的认可。得到诸葛亮,更是说刘备开始与士人紧密结合,开创武人、士人共创天下的局面。

孙坚亦是如此。不过,相比起刘皇叔来言,孙坚更加困难一些。他是用自己的勇武和忠义,才换来了士族的眼光,才给自己的儿子们留下了宝贵的声望财富。

184年爆发的黄巾之乱改变了孙坚的人生,他第一次得到了人生的机遇。提携他的人是他的同乡,东汉末年第二名将朱。

朱当时被任命为中郎将,率军讨伐颖川黄巾军。朱是扬州会稽人,孙坚是扬州吴郡人,两郡近邻,两人可称为同乡,朱应该听说过孙坚的勇武之名,借此机会提拔他为佐军司马随军破敌立功。孙坚也没有辜负朱的期望,作战非常勇猛,在第三次宛城攻坚战中奋不顾身率先登上城墙,攻下城池,因功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孙坚的一生注定要和战争结缘,他的再次升迁是因为凉州的叛乱。186年韩遂等的叛军打到了关中,东汉朝廷急忙司空张温带领董卓等部共10万大军讨伐,张温向朝廷推荐孙坚担任参军。

张温这次对凉州叛军作战,先在美阳大胜,后因未听从董卓的计策,轻敌冒进导致大败。董卓心存不满忤逆张温,孙坚曾劝张温以军法处斩董卓,被张温拒绝,不过因为董卓后期干得那些倒灶事儿,被人挖了出来,孙坚倒是由此显名。

后来由于凉州叛军内部分裂、自相残杀也就是韩遂谋夺铁羌盟盟主之位、马腾在一旁暗中打算闹分家的时候导致西凉暂时无力进犯,西部边境战事稍息。因追随张温驱贼有功,孙坚被征拜议郎,时年31岁。

议郎只是可在朝廷进谏议论的官职,并没有什么实权,但这却是进入朝廷为官的开始。其实,汉末社会,如果是有家族背景的士人名流,便可以很容易地在地方上被举为孝廉、茂才,一出仕就可担任议郎之类的郎官,然后下放地方做个郡守、刺史之类的封疆大吏。

但对于孙坚来讲,没有这个坦途,只能靠自己的卖命搏杀一步步地往上走。

他的下一次升迁还是和战争有关,长沙发生流民叛乱,州郡不能御,于是孙坚被外放为长沙太守,前往平叛,算是有了自己事业的基础。

190年,关东群雄起兵讨董卓,远在长沙的孙坚也起兵响应,带着他的子弟兵从长沙一路打打杀杀北上,先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然后投奔在鲁阳的袁术,在袁术的支持下夺占了属于士人势力控制的豫州,然后集结豫州兵马讨伐董卓,经历大小数战,终于攻破了洛阳,将董卓赶回了关中。

在攻破洛阳时,孙坚还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正准备乘胜追击时,后方传来消息,袁绍派一个叫周喁的人来抢他的豫州,孙坚大怒,回军同袁术共同击破了周喁。

贾诩提到孙坚,是因为此时孙坚已经攻破了洛阳,获得了天下名望。此时的他,正跟周喁打得热火朝天。而孙坚攻破洛阳,才不过是几天前的事情,这一仗,使得孙坚的起点一下比马超高出很多,让马超感到有些鸭梨山大。

后来,192年袁术派孙坚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的军士射死。

武人孙坚一生的主要经历,到此结束。

其中,似乎并没有一丝与士族交集的地方,但若是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孙坚所做的一切,都直奔一个目的:收拢名望、雄霸天下!

孙坚是个勇猛善战的武人,但他和东汉第一名将皇甫嵩及第二名将朱不同。这二人深受忠君思想的荼毒,放着大好的江山不敢染指,最后只得由二百五董卓摘取。而孙坚眼中却是没有朝廷的,他当时杀荆州刺史王睿时,王睿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在关东群雄起兵讨董卓时,王睿也起兵响应;于情于理孙坚杀了王睿都说不过去。

但是,孙坚可不会为那些朝廷礼制束缚,谁挡在他争霸天下的路上,谁就是他的敌人,谁就该被他杀死!

按说杀王睿及张咨是孙坚士人化上的污点,但是由于他很聪明,他在后来的讨董大战中表现突出,一下使得士人们认为孙坚是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的真君子,由此才取得了声望,进入了士族人士的眼光当中。

孙坚与一般的武人不同之处还在于,他懂得名声威望的重要,不一味穷兵黩武。在东汉那样一个标榜声望的社会,没有声望的人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那些缺乏声望的武人们由于得不到士人的有力支持,没有一个不迅速夷灭的。

对于马超来讲,他能说出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章 孙坚是位有理想的牛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