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教育产业化实行没多久,“三大不公”就一直困扰着教育,在未来世界的很多有识之士都在研究产生“三大不公”的原因,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2005年,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还有教育专家专门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17.8%,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很多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更有很多的学生因此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未来社会上出现众多的培训机构乱像问题就是这个毛病的突出表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伤害了多少家庭,养肥了多少培训机构和幕后黑手?
教育首先需要有高素质的老师,而高素质人才大部分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工作,甚至都不愿意大基层乡村去工作,因为环境不好,更重要的是待遇问题,如果有良好的待遇,或许好多人都会考虑到偏远的地方去执教。
虽然国家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基层教师的待遇问题,许多地方政斧还特意提高基层乡村教师的补贴,可是城乡差距的日渐拉大,基层教师那微不足道的补贴也没什么吸引力。许多年轻人宁愿待在城里啃老,也不愿意到基层乡村从事一份很有前途的教育工作,当然了,如果是充当公务猿就值得考考虑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