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汉国相董仲舒>第011章 耦犁

董国相不明白,大王到底是好奇,还是因为听说皇上也犁过田,他也要与皇上一比高低?

不管怎么样,只要大王愿意去做,就是好事。

大王不但要做,而且还非常着急,立马要去做。董国相也不吭声,看大王要做什么?

走到几个女人面前,三个女人真是一台戏,她们正在嘀哩咕噜一边看曲子一边讨论着。大王刘非一看,肯定还没修改好,便说:“还没好吧?”

王后最为认真,她根本没有看到大王的到来,听到大王的声音才抬起头回话:“正热烈着,你们先喝茶吧,好了叫你们。”

大王也不客气了,说:“我跟董国相有点事,要出去一下。好了派人叫我们一下。”

这是大王的客气话,你要是真好了,你就是叫了他,他也不来了;反正今天就是你们几女人讨论,好了你们就先自己练。

大王带着董国相来了精神,直接跑到国相府,叫来陈太傅和张内史,说:“你们俩听着,董国相这回来,带来了先进的‘耦犁’。耦犁是什么,是著名农学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犁。它的好处是相当于现在犁三倍的效率。这样好的犁,要在我们江都国推广,要让我们百姓的收成提高。因此我决定,张内史你去找木工,把图上的犁做出来。陈太傅,你去借两条牛一块田,我们用上三五天,把这个耦犁做出来,试验要成功。”

董国相想起自己与张内史商量抓绑架犯罪分子时,张内史哪里是这副面孔,左一个不好,右一个不行,根本不执行他董国相的政令。

大王还是大王,一吩咐下去,张内史只‘是是是’的回答。

张内史执行大王的坚决果断,马上行动,亲自跑到鲤鱼村找了几位木工师傅,按董国相的图子,马上着手制作。

其中有位姓姬的师傅,自称是鲁班第一十三代后人。

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几千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鲁班的手艺就是木工,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鲁班的木工技术那是举世无双。

这是鲁班的后人,可见他的木工活,在江都国也是一流的了。

姬师傅一看这犁的图样,感叹不已:“好犁好犁。”赞不绝口。心想,他可是鲁班的手人,怎么没想到要制作一把两个犁头犁来?

自己没研究出来,现在有图案了,照葫芦画瓢,那就要画一把漂亮的耦犁来。

姬师傅带领几个徒弟,找来最好的木材,要为江都国制作出一把耦犁来。

姬师傅亲自测算数据,然后让徒弟们下料开始制作。所有的尺寸都是按原图来制作,就是犁头的尺寸有所改变。这南方的犁头,一直以来用的是水上寸的犁头,小于北方的犁头。这个犁头是铁器的,没有模具一时是炼不出来的,只好按现在的南方小犁头来做。

在姬师傅的亲自带头下,几个人做到太阳刚刚落山时,终于做好了。

张内史也非常重视,看着他们做,做出来后,一看那手艺,不愧是鲁班后人所为。

表面上看,你看不出这犁有一丝缝隙,仿佛它就是一块整木制作而成的。那木面上,被刨子刨得光滑如镜面,平平整整。

张内史拿他家的家具与之相比,那家具也不如这犁表面的光滑。他都后悔当时怎么不请姬师傅帮他打家具?

张内史摸着那耦犁的表面,爱不释手,感叹地说:“姬师傅你把偶犁做得这么漂亮,这哪里舍得放到田里耕地?这放到江都国的博物馆当展览算了。”

姬师傅并不在乎张内史的夸奖,因为这是他应该做的。这是江都国第一把耦犁,这是一把有历史意义的犁,他作为鲁班的后人,作为木工师傅的后人,那是应该的。

张内史知道姬师傅是谦虚,也就不再夸奖了,拿着犁杆摇了摇,疑惑问:“看是好看,不知道结实不结实?”

姬师傅此人,你说他好,他不在乎。可是,你怀疑他的技术了,他逼不住要解释,要不然不是毁了的一生名誉?

姬师傅自信首:“我用的是妇木料,缝隙之间一根头发丝也进不了,你这样摇,木头衔接的地方是纹丝不动,你说它结实不结实?你不用怀疑,只管向大王报告,我姬师傅做的江都国第一把耦犁,已经制作好,请他检查。”

经姬师傅一提配,张内史才想起,大王还在等着看犁,也就不再与姬师傅多语了,吩咐手下给姬师傅工钱,他们要早点回去向大王禀报。

手下问姬师傅:“师傅多少钱啊?”

姬师傅手一挥,道:“你们赶快回去吧,不然大王等急了。这工钱我们哪里好意思要,不就是几个人一天的工钱。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为江都国百姓做好事,就算我鲁班后人,为江都耦犁出了一份薄力吧。”

手下还是真心想给姬师傅,姬师傅说出去话了,就坚决不收。

张内史解围:“这是姬师傅的一分心意,那就算了。谢谢姬师傅了,


状态提示:第011章 耦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