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小兵>第一百六十章 士兵想对杨齐说:“MMP”

“驾~!”

“铃~!铃铃~!”驽马脖子上的响铃连成了片,山谷当中出现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在前面的是五千余人的先头部队,后面跟着的是近千匹马车组成的运粮部队,两侧也都有上千人的队伍护住左右两翼,队尾则还有上千人的部队押运,其中还有数百骑兵方队。

“千户大人!这恐怕不少于一万人呐!”方生元趴在山坡上说道。

“小意思!”魏大勇说道:“大人派了咱们三个营来办他,都是多余,要我说,有两个营足够。”

“大人,还是小心为妙,要知道咱们刚才已经放过去一支万人大队了。”方生元作战虽然勇猛,但并不是莽夫,心思那是十分的细腻。

“嗯!”魏大勇不再托大点了点头说道:“对,大人曾说过,狮子扑兔亦用全力!”

方生元是十分崇拜杨齐的,小小年纪,不仅通晓军事,对于经济、商业等多个领域也是十分精通,被他惊为天人,其实不光是他,所有从田庄走出来的士兵,都十分推崇杨齐,这导致全军上下的精神意志,保持高度集中,统一!这样的结果就是,将士用命,上阵杀敌个个奋勇争先,感觉稍有一丁点迟疑,那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报!大人,最后一队士兵也进入了伏击圈!”

“好!”魏大勇猛的站起身来说道:“发信号!”

“嗖~!”突然一声尖锐的叫声,响彻整片山谷。

“砰~!砰砰砰!”

“轰~!轰~!轰~!”

密集的枪声瞬间响起,期间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原本幽静的山谷,瞬间沸腾起来,义军严整的军阵土崩瓦解,士兵们丢盔弃甲,包头鼠窜,战马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响动震的惊恐不已,带着马匹上的义军将领,奋力狂奔,义军的旗帜也随意的丢在地上,任人践踏,很快地上就燃起了无数烈焰,腾空而起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整片山谷喊杀声震天响,义军主将想带人往回突围,可尝试了几次,均被往葭州方向逃跑的友军给冲散了,尽管他连斩数人,依然控制不住场面,无奈他也只能跟随人潮,往葭州方向逃去。

这场战斗只打了一顿饭的功夫,敌军就溃不成军,又是一场没什么伤亡的胜仗,敌军甚至没来得及掏出弓箭反击,就被左右山谷之上的官军即溃!在密集的热武器打击面前,一切冷兵器,都好比冰块遇到火焰,瞬间消融!

“老崔,你带人打扫战场!”魏大勇带人冲下山谷之后说道:“王源跟我走,咱们再给他们来一下子。”

“是!”王源马上组织部队,对敌军展开追击。

杨齐的计策很简单,此时葭州城内应该还有几天的粮草,如果他把增援葭州的部队赶进葭州城内,再打掉运输的粮队,那么葭州城内的粮草必然吃紧,如此敌军一旦断粮,士气必将跌落谷底,到时自己只需派人在城外喊话,对他们进行劝降,就会有人乖乖奉上守城将领的首级,然后开城投降。

由于敌军不敢出城作战,杨齐还跟李明伟部组成了联合演习作战指挥部,反复演练部队攻城作战,就在敌军的火炮覆盖范围内实弹演练,虽然十分危险,但对于战士们攻城作战能力的提高,有着显着的作用,尤其是当战士们松懈的时候,葭州城头还十分配合时不时的打出几颗炮弹。

“也就你能想出来这样的办法!”张昌贵如此点评。

葭州城不出意外的接收了城外溃败的义军增援部队,入城的人数在两万人左右,其中还有数千人参与运粮的府谷青壮民夫。

“命令部队,外松内紧,将战略纵深布置范围到十里!”杨齐命令道。

战略纵深,纵深防御,是杨齐在最近这几次战争当中总结出来的,战略纵深越深,应对起来就越加的得心应手,对于什么料事如神,对敌军行动了如指掌什么的军事天才之类的话,杨齐是从来不信的,时候掌握了足够多的情报,对周围地形的了解研究,以及人性的弱点等等,综合分析,才能对整个战局做出一定的预判,而战争,就如同那流水一般,变化无常,又怎么可以用常理推断?而这个时候,战略纵深,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意义之所在,战略纵深很是耗时耗力,但所幸围困葭州这段时间,他有的是时间来完成这一切布置,杨齐来自后世,反复的军训体验,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士兵们闲着,你想,几万名大老爷们,聚在一起,闲下来没事做,结果就是一定会出事,就算再严谨的军纪军规也一样会出问题。

这些新兵蛋子以为逃出赵英杰这个“鬼见愁”总教官的掌心,就万事大吉了吗?没成想,杨齐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早上的出操,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只要没有战事,这个事就必须要做,早饭结束,就是在敌军炮火下进行实弹演练各种战阵,各种联合兵种的协同作战,上午结束科目训练,下午还要进行土工作业!挖掘战壕,深坑!什么“u字形”战壕,八字形阵地,还有什么交叉火力网,阵地排水沟,手榴弹壕沟如何挖掘,甚至连阵地上面的设计手肘的支撑部位,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是用来最大限度的节省展示的体力,可这些士兵都想对杨齐说一句:“p!”

你以为这些都完事了?no!晚饭前还有体能训练,什么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引体向上每组五十个,一做就是六组,然后还有以小旗为单位,抱着巨大的滚木,从左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章 士兵想对杨齐说:“MMP”--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