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孤舟一系洛阳边>第1回 洛阳冬寒 折枝识少年(1)

楔子

阴雨总是绵绵,层层乌云,密掩了所有的阳光。街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皆是行色匆匆。

小小的女孩子跑出了院门,到了门槛儿的地方,她屈膝,再轻轻松松一跃,顺顺利利的溜出去了。明明已满六岁,她却身形小的只似四岁年纪,身后一名老妇追出来,打了一把纸伞,穿梭在人群中,有些费力的追着她跑来跑去。

太和殿内,绒布地毯上跪地之众人皆低泣不住,掌控朝政二十五度春秋的冯太后太终也敌不过人有命之生死,病倒榻旁。年近半百的妇人早已鬓发似雪,总是端庄的面容也是憔悴。眼眶深凹,其下的乌青色彩,昭示着病者之殃殃。被褥一直掩至下颌,她沙哑着声音,时不时从嗓子眼儿里冒些不明白的声音,却仍说不出话。良久,她忽觉着有些气力了,也猜想到多半是回光返照,她微撑着起来些许,眼中晶莹闪烁着,她费力的由人帮着趴在一侧侍奉此刻已然近来倾听的至尊帝王耳畔,交代着她几乎是传奇一般的人生之中最后的临终之言。

帝王泪目闻言,不敢也不忍言其他,只是不住的点头。临了了,冯太后气力几尽,她颓然倒在枕畔,她嘴角含着笑,满足的泪水顺着深刻的皱纹一路滑向耳边,终于,她静静无言的,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太和十四年九月初七,太皇太后冯氏薨逝于平城皇宫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临终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言其逝后逾月即行安葬,其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及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孝文帝自幼由其皇祖母太皇太后冯氏抚养成人,冯太后薨逝,孝文帝悲极而恸哭,连五日而滴水未进,毁慕哀悼。高闾、游明根等联名上谏,请上按遗旨定丧礼之规格,孝文帝不许,坚持将坟陵再行拓宽六十步,其制几与国君葬礼同。遵冯太后遗旨,葬其于方山永固陵,并未与祖先帝文成帝合葬。孝文帝哀,择永固陵东北一里处修造其寿宫,欲万年后龙御归天葬于此处,永伴冯太后,以慰皇祖母阴间之孤独。并遵冯太后遗训,延续冯太后之政举,加大汉化之推行。

丧钟连鸣,声声皆凄凄然兮,如泣血之哀,惊起远远的林中一片鸟儿高高飞向天空。街市上的人们纷纷跪下,朝着远方的金銮殿,磕了三个头,以示哀悼。而小小的女孩子哪里明白这是什么,但也被身旁的老妇拉着跪下了。虽然姿态是跪着的,但小脑袋还是四处转着,看着周围的人。

身后一名太监急急地大喊着跑过来:“避让!避让!”人们又赶紧向两侧聚拢去,可怜的小女孩又被身畔的老妇给拉向一边。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少年男孩骑着马连同身后从者数十人片刻间呼啸而过,扬起许多浮尘。老妇去捂女孩的口鼻,却不料女孩不肯,扭了头去,虽然最后终还是拗不过老妇一个成年人的气力,但她好奇的目光,还是一直执拗的追着那匹马的方向看着。

秋已尽,远远一路伸向远方的路,槿花铺陈,落英缤纷。杳杳听见歌声,时高昂而时低沉,高昂者悠悠然绵绵极,低沉者凄凄然切切极,女孩子失神着,亦不知为何。

正文

初开了春儿的天气格外舒爽,街市上车来人往,好不闲惬。微风习习吹来,吹了几朵儿蒲公英飞上了天,吹开了那一厢马车的布帘儿。

素苡小心翼翼的拿两指头夹着帘子,掀开了一个小小的角儿,使劲儿睁了睁还未怎清明的惺忪睡眼,往外窥探。看两眼即回头望望,似乎这般身后坐着的生母岑姨娘便发现不了她在做不规矩的事情似的。一对黑漆漆的眼睛完全醒了盹儿,滴溜溜的转着,四处瞧着,这周遭一切对她来说还真都是新奇玩意儿。

原先住在城外庄子上,嬷嬷们看的紧,真掰起指头论起来,这是素苡第二回上街。这些琳琅满目的商货只令她觉得眼花缭乱,不远处一个小贩挑着扁担一路叫卖,前后各一篮摆了许多杂乱的玩意儿。

素苡使了劲儿瞪大她探出去的这只眼睛,拼命的想要把这些通通记下了,往后一定要全买下来一个一个玩才好,却听得身后传来轻柔的叹息:“好了苡儿,过会儿眼瘾就罢了……记着娘跟你说的规矩,进了韩府,可千万别错了。”

怏怏的放下车帘,素苡抿着嘴唇可怜巴巴的看了一眼娘亲,但一对上娘亲忧愁的眼神,即使当真不舍,也终只能点头应了。

去往新都洛阳的路途经岑家所在,出于孝道,虽老父不在,但较老父年轻十九岁的继母尚生龙活虎,她不得不携素苡去往母家探望继母,及两位父亲原配所出兄长,虽然关系真的算不上不如何,但规矩到底不可破。

岑家早已没落,自岑父去世,掌家权交由底下两个败家兄长,左右一折腾,便被掏空了底儿。大嫂又是个极刁钻刻薄的女人,记得当年岑姨娘未嫁在家她便是如此,瞧不惯庶出的岑姨娘不说,对二房嫂子也是这般,岑姨娘在府时几乎天天都能看见她叉着两边的苗条腰身,站在两房之间的那块儿院子里阴凉地界上,瞪着她那一双细细的小眼睛,张着她一张红艳的唇,指桑骂槐冷嘲热讽。岑姨娘的小继母又是个没用的,整得住岑姨娘的娘却整不住大儿媳妇,也就无心管她了,只是每每听着,便是叹气不住。

说来她的小继母是个可怜人,出身微末,家里为了攀岑家把如花年纪的女儿嫁给了同


状态提示:第1回 洛阳冬寒 折枝识少年(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