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考临近而气氛紧绷的洛阳士林间开始慢慢传递出关于李行周的一些新消息。
去岁,清河李行周先是如彗星般崛起。待礼部公布了乡贡生补录名单后,其人又用崛起时同样的速度深藏起来,真是起落之间飘忽不定。
说实话,士林间这么多年里还真没遇见过如此行事的人物,是以士子们对这个甚少被人所见的李行周极感兴趣。
许多人更将其评为今科取中的热门人选。
因是如此,关于李行周的这些新消息便迅速传播开来。
“生僻字”等诗几天间便已在士林人尽皆知,甚或还传进了皇城之中。
清河李行周因为兄弟与人争讼之事也很快传开,但最喜欢听这事儿的却是市井百姓。对此事的评价也一如清河时一样,士林中一个看法,坊间普通百姓们又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看法。
时隔数月之后,李行周再度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只不过前一次是他主动走上潮头,而这一次却是硬生生被人推上去的。
当潜心准备考试的李行周知道这股风潮时,距离科考之期已不足五日。
面对这种事情本就很难有绝好的应对方法,遑论时间还这么短?
此时就是要做些什么也来不及了。
在如此关节的时刻纠缠于这样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乱了心态,影响到马上就要到来的科考,一番静心思虑过后,李行周果断决定不予理会。
考试终究是要看卷面的,考场上表现不好,即便能把这风潮消弭下去又有何用?
考场上表现的好,便是这风潮再烈又有什么用?
李行周在意的只是这次科考,以及科考后的那个官职。至于士林风评,还是那句话:
任你如何评说,任你如何看我,我自是我!
便在这股针对着李行周的风潮演化到最烈时,科考之期到了。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李行周像其他几千考生一样,提着装有笔墨纸砚、饭食饮水以及三条蜡烛的考篮来到了贡院门外。
随即在经过一系列的查验之后,李行周时隔一千三百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只不过,这一回的高考是唐朝版的。
数千人聚集的贡院里落针可闻,考官们走动时特意放轻的脚步声都能如夏日惊雷般传出很远很远。
初拿到题目时李行周心中还忐忑不已,及至看到那最重要的诗题以及其对韵脚的限定时。
李行周何止是心神大定?简直就要忍不住的仰天长啸了。
苍天有眼哪,此次进京以来的诸多不顺,谋取乡贡生名额的艰难都在这一刻给出了补偿!
唐朝进士科考试中所考之诗的体裁固定为律诗,除了体裁外,且对试题和押韵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论说起来,这一次进士科的诗题其实并不好作,一般士子拿到这个题目百分之百是要头疼不已的。
李行周之所以兴奋到想要仰天长啸的地步,就在于这个极其险僻的诗题他是见过的。
高考考场上突然碰到一道分值高到能影响将来录取结果,却又极难的题目,偏偏这道题目你之前曾在很生僻的资料上看到并做过,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那当然是……
爽飞了!
三百年唐朝,定制举行的科举至少也有两百多年。
但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在除了李白之外几乎所有旗帜诗人都参加过的进士科考场上却罕有名篇佳作。
原因就在于这种考诗的方法规定太死,诗人们又太紧张,所以难有佳作也就很正常了。
但万事总有例外,尽管这极低概率的例外是凤毛翎角般的存在,但终究还是有的。...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