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一处,分总指、七组,人员由匈奴将军莫府指派,负责施工安全和人员管理。
以上两处除了向李恪负责,还要每季向所属上级报备,移交帐目、军令备查。
另设监察一处,分总指、三部、七组,人员由御史府指派,负责对各级主事进行监管。
执法一处,分总指、三部、七组,人员由廷尉寺指派,负责辖下执法、宣判事宜。
这二处与上两处并称外四处,拥有绝对的独立性,行事虽需向李恪报备,但只对所属上级负责。
而且李恪还希望,外四处总指负责的秩级在八百至千两百石,三部负责在四至六百石,七组负责为两百石,保卫一处的要求更高,总指为校尉,各组为军侯,一言以蔽之,李恪只要官阶。
这样的安排让始皇帝诧异不已,因为军方、少府以勋贵和他们的门下为主,御史、廷尉则是法家的自留地,这两边的人进到李恪手下,绝不会盲目地以李恪为尊。
李恪在自降权威?
始皇帝的第一个反应是李恪在向勋贵和法家示好,可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猜想。
因为李恪不是供缺,而是要现成的官员,也就是说,这样做除了让两方插手进直道工程,并不能带给他们直接的好处,因为财权,采购,制造,这最大的三块,李恪从未有撒手的打算。
始皇帝很快便发现了这种结构的好处。
墨、法、勋贵三股势力交织纠缠,则真正掌控工程的根本不是三家中的任意一家,而是朝廷!
有史以来第一次,他将像掌控大秦的每一个乡里一样,事无巨细地掌握住一项大工程的全貌,而不是仅凭几封奏报,猜测虚实!
始皇帝的眼睛亮了起来:“恪卿,这是你予朕的谏言么?”
李恪耸了耸肩:“陛下,臣是直道祭酒,只管直道之事,甚苦谏死谏,臣不明白。”
“你很好,真的很好。”始皇帝淡淡地笑,大袖一挥,“卿之所请,朕,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