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了三光,于无谓和九迎风才开始正式在翠玉的神国当中探索起来。
说实话,这里着实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神国,倒更像是一处尚未竣工的大型工地,看上去乱糟糟的。
翠玉仙子死后,神国失去了控制者,只能靠预先设定的法阵运转,这是于无谓等人早有预料的。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神国当中,竟然真的连个活物都没有,也就是说,翠玉仙子几乎可以说是独居在自己神国当中,身边只有一些没有神智的鬼魂为伴。
不过在查验了几株翠玉草之后,于无谓又推翻了自己的这一推测,因为这些翠玉草其实也是存在元灵的,只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这些元灵都崩溃了而已。
假如其元灵未曾崩溃的话,应该是具备交流能力的。
九迎风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不过他对神魂方面的了解,尚还不如于无谓,因此也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见地。
倒是于无谓自己,对此有所猜测,他道:“翠玉仙子或许在这些翠玉草上,留下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灵性种子,如此一来,祂才好通过无处不在的翠玉草,建立起一张监视整个滦阳城的巨网。
只是苦了祂这些子孙后裔,因为翠玉仙子灵性相对他们来说太过强大,翠玉仙子一死,他们也就跟着崩溃了。”
不管于无谓的猜测正确与否,眼下的情形对九迎风和于无谓而言,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此间无人,那他们也就不用顾忌什么,直接对神国进行了扫荡。
不过话又说回来,翠玉仙子还真是穷的有够可以。在这处神国当中,于无谓和九迎风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翠玉仙子蜕下的躯壳,其次就是那些生长在山坡上的翠玉草。
再然后,则是一部道书,名字叫做《春华道经》。不过这部道书对于无谓和九迎风而言,价值就不怎么样了。因为这是一本关于神道修行的道书,而且最高也只能修炼到地神境界。
所谓地神,按照《春华道经》的说法,大致就相当于玄门的步虚境界。春华道经将神道修行分作四步。
最下层称作“鬼神”,大约对应修士的通神境界,通明、罗生、赵武明三人就在这个层次。这个境界的神明,尚未凝练出独属于自己的神体,需要寄生于泥像木偶之中。若是生人修行的话,也可以自家肉身作为寄托。
第二层称作“人神”。人神大约对应修士的通神境界,但是展现出的能力,则比玄门还丹还要强一些。
在人神阶段,神祗已经凝练出独属于自身的法体,或者说神体,于是便可摆脱肉身或神像的束缚,以阴神之躯,周游人间。而且这具法体,不仅具有玄门还丹修士阴神的种种优点,还没玄门阴神所受的限制,既不怕风灾火劫,也无需寄托之物。
另外一个远超玄门还丹修士之处,便在于“人神”已经可以构筑自己的神国,这片神国,其实就有点玄门修士所谓“步虚法域”的意思,只要置身于神国之中,就可以获得远超寻常还丹修士的力量。
不过有得便有失,人神阶段的神祗,继续向前,跨入“地神”阶段的难度,也要远超玄门还丹修士进阶步虚境界。
而且地神境界的神祗相对于步虚境界的修士,不仅没有优势可言,反而多出一个缺点,那就是他们的“神国”轻易不可变动,步虚修士的“步虚法域”,却能够随心所欲,收放自如。
至于更高一阶的“天神”境界,《春华道经》上没有详细阐述修炼之法,只是说神祗到达这一境界,便可飞升天外,籍入天庭名册。
《春华道经》是于无谓发现的,但于无谓用法玉重新抄录一份之后,则将原典给了九迎风。
因为这部春华道经与寻常的修行典籍不同,并非是用法玉记录的,而是一部真正的书籍。只是这书的“纸张”比较独特,乃是以某种水火不侵的蚕丝织就。
哪怕不提其上记录的修行法门,单就这本书本身而言,价值也颇为不菲。而且一般来说,这种不用法玉记录的典籍,都存在一些隐藏的关窍,只有得到其原本,才有破解的可能。
不过于无谓本身并无转修神道的想法,倒是九迎风,因为是灵巫的关系,和神道接触较多,对神道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这原典给他比于无谓自己留着要更加合适。
于无谓自己的话,有其中的修行法门作为对神道参考,那也足够了。
另外,于无谓他们还找到一些低级的法器阵盘等物,于无谓和九迎风都看不上眼,干脆便宜了通明等人,就连还是长息境界,没法使用法器的花缤,也分到了一把法器长剑。
这法器长剑上附带的法术效果花缤发挥不出来,可但就长剑本身的品质而言,不论是硬度,韧性,还是锋锐程度,都要超过凡俗所谓神兵利器不少了。
何况于无谓还顺手帮花缤调整了这柄长剑的重心位置,让他挥使起来能更趁手一些,这样他也算是战力大增了。
除此之外,神国当中仅有的两种有用东西,就是一些凡间的财物,已经通明等人刺杀于无谓时,穿的那种法袍。
财物数量很不少,于无谓和九迎风没有去数,凭着感觉一人一半,以后在凡间行走的情况可能还不少,这些东西,也是必要之物。
而法袍共有一十八件,于无谓拿出三件给通明、罗生和赵五明,其余的,则自己收起来了。
这种法袍的炼制之法,就记载在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