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纽约世博会的最深远影响之一,便是汽车对道路的呼唤。
通用汽车公司的‘未来世界’展馆,每天有近3万人冒着酷暑排队参观。
著名设计师基迪斯在3300平方米展区,营造了20年后的米国社会缩影。
坦荡的高速公路支脉纵横,层叠的立体交通井然有序,5万辆模型汽车如鱼得水,在现代化城市乡村间川流不息。
这是对米国公路发展最生动形象的建言献策。也是对未来决策最深入人心的舆论导向。
20年后,米国真的建成了最发达的州际高,应该记得1939年纽约世博会的先见之明和启蒙之功。
【1964年纽约世博会克莱斯勒巨人汽车】
克莱斯勒馆展出了一辆空前绝后的超大汽车,长80英尺,宽50英尺,仅轮胎就有两层楼高,坐在6英尺的驾驶席上伸手够不着方向盘。
人们在这辆超巨型汽车的‘胯下’熙来攘往,俯仰流连,以大为美的社会心理展露无遗。
大排量、高油耗、强动力一直是米国汽车文化的主流价值。
而废墟中站起来的欧洲人却没有如此铺张奢华的心情和普遍肥硕的体态,因此宁可选择小巧节能的车型。
1972年2月17日,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累计产量超过福特t型车。
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为之低迷,汽车市场中的“油老虎”更成为顾客的弃儿和经销商的厌物。
【1970年大阪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汽车产业日新月异】
从1970年大阪世博会直到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汽车的变化日新月异。
自动挡已经赢得市场青睐,安全气囊和防抱死装置成为标准配置,智能化操作几乎无处不在,混合动力车利用减速的动能为蓄电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