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训练场里的搏击台和真正比赛的搏击台基本一样,只是由于地下室高度的限制,这个搏击台的高度矮了不少,大概也就有二十公分高。不过这到没什么关系,反正不影响比武就行了。
卫南北和庄冠功都已经准备好了,庄加达说:“你们上场吧!注意,就打一局,倒地为输。”卫南北和庄冠功跨进了软围栏,拉开距离摆好了搏击姿势相对而立。庄加达看着他们俩接着说:“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这两个人的比武,严格来说还是不太平等的。表面上看好像两人谁也不认识谁,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卫南北的确不认识庄冠功,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面,对他的功夫更是一无所知。可以说,卫南北就是凭着直觉跟庄冠功进行比武的。而庄冠功呢,对卫南北还是比较熟悉的,并掌握了他的打法特点。因为他从头至尾观看了前几天在本市举办的全省搏击大赛,并且重点观看了本市参赛选手的比赛。
这就有点不公平了!一个一点都不了解对手的打法,一个相当了解对手的打法,这就出现了一个差距。了解对手的那个人心态肯定比较稳定,而不了解对手的那个人心态就不那么稳定了,总是悬着一颗心。这两个人比武,当然是心态稳定的那个人更加果断和主动了。
不过,对于卫南北来说这点事也算不了什么。他参加了这么多年的正式比赛,大多数比赛都是在不了解对手实际技能的情况下进行的,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比武嘛,就是边打边熟悉对手,边熟悉边变换招数,直至战胜对手。
实际上,严会长在来之前是有所准备的。他之所以叫卫南北跟着来,就是考虑到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毕竟这是要找一本非常难得的书,而且又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手拿这本书的人是什么脾气秉性谁也不知道。再说了,谁要是看到了这本书必然会从中学到很多气功技能,从而无形中就增强了自己的技术水平。想想看,作为这本书的主人怎么会那么轻易地让别人学到新的本领呢?
所以,昨天在通知卫南北跟着来见庄加达的时候,严会长就提前说了,让卫南北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以防万一。今天的事还真是让严会长说着了,这个庄加达还真就拿出了比武的招数。
当然了,比武对于习武者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大事。练武的人总是会和这样那样的人进行比武的。可问题是,这次的比武是为了看一本书,一本极少见的书。赢了还好说,有可能看到这本书;可要是输了,就没有权利看这本书了,那可就麻烦啦!
不过,对于严会长来说,倒是能够理解庄加达的这个做法。不管这个条件是真是假,拿出来抵挡一下并不过分。
一本祖传的书,在他们家保存至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要完整地保存好这本书的确很不容易。现在有人提出来想看看这本书,庄加达提出了看书的条件,就是功夫水平要高于他才行。这个条件应该说没什么错误。想看这本书的人如果功夫水平不高,那就没有必要看那本书了,听庄加达讲讲书里边的内容就行了。所以说设置这个条件还是有用的。
现在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战胜庄冠功。如果卫南北战胜了庄冠功,那庄加达还会不会出来在拦一道?如果拦,那就得再和庄加达继续比武;如果不拦,那庄加达就会带着他们去找那本书。如果卫南北输给了庄冠功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严会长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在琢磨着答案。
如果卫南北输给了庄冠功,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是否上去参加比武?上去的话是否能打败庄冠功呢?严会长想到:自己已经快退休了,早就过了参加比武的年龄。如果非要上去比,打败庄冠功不成问题,但是自己也不会毫发无伤,毕竟年龄不饶人啊!再说,即便自己打败了庄冠功,庄加达再叫板那就还得打,那时候自己还能承受得了吗?如果不上去比武,那还能找谁战胜他们呢?
自己的弟子倒是不少,总共得有二十来个,其中也就是卫南北和强太丰的功夫最高了,其他人的功夫虽然各有千秋,但是总体上都超不过他们俩。如果卫南北不行了,再找强太丰还管用吗?估计意义也不大!
那还能怎么办呢?如果必须要看这本书,那就得找呼冲过来了,估计呼冲战胜这个庄冠功没有问题,战胜庄加达也问题不大。如果这本书可以不看了,那就不用再找呼冲了,就当这本书没找着。
现在这本古书就在眼前,那书里边确实有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对气功研究还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还是应该看看这本书的。即便是我们的功夫水平不如他们,那也得和他们好好地商量一下。不为别的,就为了促进中国气功事业的发展。
严会长拿定了主意:如果卫南北不能战胜他们,那就请呼动和呼冲过来,他们两个一定会战胜庄冠功和庄加达的。如果再出现什么意外,呼冲和呼动也不能战胜他们,那就要采取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实在不行就出点钱,拿钱来买看这本书的权利。什么人会跟钱过不去呢!也就是出多少钱的问题。总之,就是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也一定要看到这本古书。
其实,庄加达并不是“一根筋”,也不是死心眼,说起来还是一个善良的人。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