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旬,仁川港。
由于朝鲜国国内战火连绵,使得一向比较繁华的仁川港变得冷冷清清,除了在海面上游弋的渔船外看不见一艘商船的身影。
一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孩子在码头上嬉笑打闹,能在这个时候还有如此好兴致的人也就只有少不更事的孩子们了。
“快看,那是什么?”忽然,一名八九岁的男孩伸手指着远处的海面上喊道。
打闹着的孩子们闻言纷纷顺着那个男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方的海平面上出现一些小黑点,缓缓向码头的方向靠近。
“是海鸟吧?”一名大一点的孩子把手掌搭在额头上,瞅了一眼那些小黑点后说道。
“不是海鸟,海鸟是顺风飞的!”站在一旁的另外一名孩子吐出一口口水,口水在从左侧刮来的海风作用下向右前方坠去。
“是船,肯定是船。”随即,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双目流露出惊喜的神色,冲着那些小黑点手舞足蹈地喊了起来,“大明的船队,一定是大明的船队,大明给咱们送粮食来了!”
听闻此言,现场的孩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纷纷冲着远处海面上的小黑点挥着手,又蹦又跳显得十分开心,他们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吃上过一顿饱饭了。
随着这些孩子的声音,码头上的人们逐渐被吸引了过来,纷纷立在码头上指着远处的小黑点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个个神情激动。
由于大明去年曾经送来过一批粮食,故而港口的人们对此印象深刻,再加上崔礼所带的使团就是从仁川港启程的,所以港口的人们都知道他去大明求援了。
这使得大明运粮船即将抵达港口的消息旋风般传遍了港口所在的镇子,码头上很快就人山人海,一眼望上去黑压压一片,一片喧哗,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的神色,等着拿救济粮。
托明军舰船停泊的福,港口的地方官不敢克扣港口百姓的救济粮,通常都会如数把粮食发给他们。
不过,那些地方官不会一次性把粮食发完,而是只发上几个月的来应付,等明军舰船一走剩下的粮食就被私吞了。
即便是这样,港口的百姓与其他地方的百姓相比也十分幸福,毕竟他们能得到几个月的口粮,省着吃的话能扛上半年,比饿肚子强多了。
镇上的地方官得知大明船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后连忙派人骑着马向汉城的李瑈禀报,按照礼仪大明来了使者的话李瑈这个首阳大君是要亲自前来迎接的。
名扬号上。
李云天立在船头的甲板上神色凝重地远眺着港口上密密麻麻聚集着的人群,他已经从讲武堂的探报中知道朝鲜国饥荒的严重,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率领船队赶过来。
柳真、红鸾、云娜、随行的明军将领以及崔礼、朴三泽等人静悄悄地站在李云天的身后,远远地望着越来越近的港口,逐渐能听见从码头上传来的欢呼声。
按照惯例,最先进入港口的是载满了随行士兵的运输船,明军士兵源源不断地从船上下来,开始着手控制港口以及港口所在的镇子。
当一名明军武官告诉镇上的地方官要接受镇子的控制权时,那名地方官顿时怔在了那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上一次大明的粮食运来的时候明军只是在港口进行了警戒而已,根本就没介入镇子的事情,可这一次明军一反常态要接管镇子使得他感到一头雾水。
不过,当那名地方官得知大明堂堂的忠王竟然就在船队时顿时吓得打了一个冷战,来不及多想立刻扭身就跑,亲自骑上一匹马去向汉城报信去了,像如此重要的消息当然是由他亲自告诉李瑈,反正仁川镇已经被明军接手他在这里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汉城,首阳大君府。
首阳大君李瑈正在下人的伺候下更衣,他已经接到了仁川港传来的消息,知道大明的粮食已经运到了,所以洗了一个澡,准备盛装前去相迎送粮食的大明使者。
“大君,小的已经准派人通知了城里的妓坊,它们会把最好的妓生送来。”一名穿着官袍的消瘦中年官员快步走进了房里,向李瑈沉声说道。
毫无疑问,这些妓生时献给大明来的那些官员的,朝鲜国物资贫瘠故而只能从女色上想办法讨好大明的官员。
“恩!”
李瑈闻言微微颔首,这些从大明来的官员可不能得罪,要好生地伺候着,免得惹出什么麻烦来,反正他也不介意养几个酒色之徒,现在可是争夺朝鲜王王位的关键时刻,只要别给他找事儿就行了。
虽然早在朝鲜王死后就有官员劝说李瑈住进景福宫去主持朝鲜国的大局,不过被李瑈拒绝了,认为此举太过莽撞,虽然朝鲜王死了但被大明皇帝册封的世子还在,他要是住进了景福宫可就名不正言不顺,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对于李瑈的这个决定崔礼是大力赞同,大明是个礼仪之邦,对外邦的政策严格按照法理行事,只要大明皇帝没有下诏,那么在李珦死之前都是朝鲜国的世子,景福宫除了朝鲜王和世子外没人有资格住,要不然被李珦抓住把柄的话就成为叛乱的铁证。
“大君,没想到明军的运粮船这么快就来了,也不知道崔大人和安大人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趁着李瑈更衣的时候,那名前来禀报的消瘦官员不无担忧地说道,显得有些紧张。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明这次来朝鲜国的使者会带来正统帝任命新一任朝鲜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