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话,我先出去了。”

杨钦治柔声对徐铁虎道,“让膳房多做几个歆儿喜欢的菜,招待歆儿。”

杨歆儿马上道,“不必了,我一会儿就走,二哥从江南回来了,今日父皇阿父安排了晚宴。阿父说要是伯伯您身子好,也请您去,但是看您不好出门,也只能罢了。不过来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倒是可以去蘅兰宫踏春。”

杨钦治道,“那你过几日再来这里用膳,我其实很想看看秋儿,只是这天气冷,我也不好去你府上,也不好让将他抱来,不然孩子更怕冷,病了就不好了。”

秋儿是杨歆儿的儿子的小名,杨歆儿道,“等天暖起来了,伯伯去我府上住一阵吧。”

杨钦治说,“明年再说吧。”

房里只有两人,杨钦治就说道,“你阿父是明白人,把你安排去监督蘅兰大典编撰。这样你也可以在京里多留一些日子。其实余杭也不错,是很漂亮的地方。”

他说着,就轻轻咳了两声,杨歆儿赶紧为他抚背,又去倒了他喝的养身茶水来给他喝。

杨钦治喝了一口茶水就不喝了,又问,“太子妃还是住在京里的吗?”

帝后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了蘅兰宫,蘅兰宫旁便也修建了东宫,太子一家是住在蘅兰宫旁的东宫里的,只有太子妃被发配回了京城的东宫,虽然是让她管理这个东宫,但相当于就是不受宠被远远发配了。

杨歆儿道,“二哥才刚从江南回来,要接她回去,怕是也没这么快。不过她也太不会做事。此前冒着二哥的名义为我府上送姬妾,之后又在太子良娣怀孕时多次打压,据说良娣会摔那一跤早产,也是她约良娣过去喝茶,那条路上不少石子,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良娣踩了石子这才摔了。之后张家的那位妾室怀了孕,太子妃也总找她去跟前,这分明是故意要惹二哥生气。她身为太子妃,为何这般拎不清。”

杨钦治靠在那里,又拉了拉身上的被子,说道,“她是我荐给你阿父的,在闺中时,她并不如此。不过,女人的性情,就和天气一样,不知道怎么就变了。我现在不好去见你父皇阿父,不好见麒儿,也是因此。这种给人做媒的事情,可不要轻易去做。你也是,下次可不要给你二哥安排女人,这种事,收益和风险一样大。”

杨歆儿道,“伯伯,我会记住。只是,二哥要是没有儿子,又和太子妃关系不好,我恰巧有了儿子,王妃又不错,夫妻关系和睦,这在大臣那里就又是一番想法了。有大臣来向我靠拢,大约是看父皇阿父不让我去封地,认为二哥没有魄力,父皇又正值盛年还有很多年在位,太子不好当,以后二哥能不能做皇帝还未知,便想在我身上押宝了。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得不给二哥找个得他心意的女人,最好这次是一举得男,我这边也少些忌讳。”

杨钦治想了想,便点点头,说道,“歆儿是真长大了,你这般避嫌是好的。虽然麒儿少了些魄力,但他性情好,据闻,当年你父皇能够拿下你阿父,还是因为有他出生,他出生时,宫里又没有安定下来,他吃了些苦头,你父皇阿父都觉得对不住他,自然更加怜惜看重一些,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你父皇阿父都不会动摇他的东宫之位。想汉武帝之太子,唐太宗之太子,都是犯了篡位之罪,结果死了,汉武帝和唐太宗都还在缅怀,更何况以麒儿性情的温和和对你阿父的尊敬,是决计不会去犯这种事的。有大臣来向你靠拢并怂恿你,你可不能动摇。”

杨歆儿道,“伯伯,你想哪里去了,我和二哥之间的情意,我怎么会有那种想法。只是二哥性情实在真有些软,又多情又善感,将来不要被臣子左右才好。”

杨钦治道,“其实,若是你想当皇帝,也不是不行。不过,你对麒儿也下不了那份狠心,故而我想还是算了。”

杨歆儿道,“伯伯,你可千万不要再说这些,我宁愿马上去封地,也不想看到哥哥不好。”

杨钦治笑了一下,道,“我明白的。我的儿,我能不知道你。”

杨歆儿松了口气,倾身去握了握杨钦治的手,道,“伯伯,你千万好好养着身子,前几日送来的那药,是从海外来的,说是治咳嗽极好。”

杨歆儿又关怀了一阵杨钦治的身体,这才起身告辞了,出来又和徐铁虎寒暄了一阵。

天气暖和时候,杨钦治的身体好些,徐铁虎还能够去衙门做些事,只要天气冷起来,杨钦治身体不好了,他便只得留在家里照顾杨钦治,其实也有丫鬟仆役照顾,不过徐铁虎不放心,故而便自己留在家里,基本上除了出门找一干同僚或者朋友喝酒玩乐一阵,别的时间就成了杨钦治一样的宅男。

作者有话要说:杨麒儿是受各方面的打击最后不愿意当太子,不是歆儿用的手段,从始至终,两人兄弟感情都很好。


状态提示:343、番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