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北宋假圣人>第十九章 拜访老师

送走李霖他们一行人,陆子非去帮弱弱把她惦记的奶糖拿了出来,陆离去上班,弟弟杀人事件也没有什么进展,又变成孤家寡人了,收拾好东西告诉了母亲一声,说他要去拜访老师,骑着马,戴着虎子两个人奔向了骊山。

骊山属于秦岭一脉,山上树木葱葱郁郁,骊山最有名气的当然是杨贵妃洗过澡的华清池了,老师名讳叫张永旭,字,穆宁,年岁不大,三十几岁,进学时不清楚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地方,现在看来老师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这个地方虽小,可没有遭到战争的侵蚀,山脚的村庄一片祥和,和自己相爱的人在这里一起看日出日落,共度一生也不错,不过他的性子不合适。

看着这一番景象,站在山腰脱口而出“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虎子一脸崇拜的看着陆子非,咱也听不懂,咱也不敢问,不过能出口成章,那就是文曲星。

“想喝酒啊!我家里有,来喝,出去几年不知道学问怎么样,这变化还真不小,来了不进来,站在那里招风吗?”陆子非转过身看到老师一脸戏谑的看着自己。

陆子非急忙作揖说道:“三载未归家,老师还记得我这不孝弟子,弟子惭愧。”

“当初你是事出有因,你不那样做老师才会看不起你,就算以后不能再续科举之路,老师也清楚你是个有担当的好男儿,只是为难你了,连鸡都没杀过的人,在激烈的战场硬生生的成了三年。”张永旭教出最好的学生就是陆子非了,这个学生的遭遇也让他不胜唏嘘。

陆子非回答道:“事情已经过去,我问过别人,弟子还可以继续参加科举,但是三年时间弟子比他人的学问差距已体现出来,这次来也是想向老师求救的。”

张永旭说“今天刚好学生不多,让你师娘弄几个菜,我们师徒二人喝几杯。”

“那学生恭敬不如从命,我离开的时候师娘已怀胎十月,不知是给我生了个师弟还是师妹。”陆子非也调侃张永旭。

张永旭也算是中年得子比较开心,再加上他们伉俪情深,没在意陆子非的语气说道“是你师弟,今年刚三岁,整日里调皮捣蛋,你师娘整日费尽了心思。”嘴上是这样说,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掩饰不住,这也许就是为人父的快乐吧。

陆子非和老师进了那座熟悉的柴扉小院,看到一个胖墩墩的男孩满院子追着一直大公鸡跑,自己满身狼狈,也不在乎,还是兴冲冲的继续追,房间里师娘出来后看到这每日都要上演的场景,也颇为无奈,相公把儿子宠上了天,说好的慈母多败儿呢?眼角瞟到了进来的两人,说道:“有客人来了,你还不管管你儿子。”

陆子非上前一步说:“三年不见,师娘身体可好。”

晏彩霞看这少年的面容好熟悉,有点想不起来,三年,对了“你是小非吧?当时你中了案首,我还问你老师了,他就是不给我说你去那里了,快进来坐,师娘去给你倒水。”仙岭妖尊

陆子非满头大汗的说:“老师,还能愉快的聊天么?你这话传出去让弟子还怎么做人啊!”

张永旭看到陆子非紧张的样子笑道:“看你那点出息,孔子师从老子,谁敢说孔子不如老子,有圣人在前,你怕什么,逗你呢?说说后面的问题。”

陆子非说“弟子读书是为了明理”

张永旭说“那明了理能怎么样,升官发财?为老百姓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还是你自己立地成圣?家人身体健康?皇上勤政爱民?大臣忠心国事?”

一连串的问题让陆子非不知怎么回答,他想了一会说道:“明了理我就知道我读的书说的是什么,怎么样去做才是对的,怎样才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古今往来,都是读书明理的人改变着这个世界,包括老师提到的孔圣,读书只是指引我们人生的一个方向,也不是说不读书就没出息,因为书是一种传承,几千年来读书人留下来的结晶,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思想,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读史知兴衰,只有读了,我们才能理解,明白其中的意思。”

张永旭看到陆子非停了下来,对他说:“继续说啊!你说我帮你记录。”

陆子非继续道:“我把读书总结为四个字‘行知合一’,总的来说就是‘行知互容’‘行知并进’‘行而后知’。”

张永旭咬文嚼字不知道多少年了,陆子非刚说完他就听出了问题,他问道:“你的最后一句‘行而后知’不是和你的思想发生冲突了吗?”

陆子非解释到:“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亲身履历而后知,书本中没有记载的东西,那就需要我们亲身去经历,只有经历过你才会知道它为什么会是这样。”

张永旭感叹道:“你的学问我教不了你了,当年你就无比聪慧,你有今天这份见识和感悟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能当你的老师,也是我张穆宁一生的骄傲,还有什么思想吗?说出来让老师也见识一下。”

陆子非说“读书明理这是最初的理念,那么行知合一是我们实际行动的理念,我想最终的理念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子非说完最后一个字,张永旭已经站起来了,不停的股掌为这个优秀的学生鼓掌,“你等我一会”陆子非不知道老师在写什么,能看到他在那奋笔疾书,不一会他将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拜访老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