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团的战士们在团长的带领下,驱车赶到了桪甸当地的医院,只见医院的门口堆满了当地百姓送来的花圈,而且还有人在络绎不绝的前来悼念,久久不愿离去。
百姓们见到开来的是几辆军车,主动地让开了道路,在听说他们是牺牲的英雄的战友的时候,更是不断地表达感谢之情。
张伟怀着沉痛的心情,和部队的战友们一起走入医院的停尸房,他实在是没想到前两天还在一起喝酒,畅想着回乡之后美好生活的史亮竟然牺牲在了这里。
张伟看到了史亮的遗体,那身染血的军装已经被换下,放在了身旁,他穿着的是一身蓝条纹的病号服。
张伟从包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套崭新的军装,和一连长张英才,一连指导员王辉一起给史亮重新换上。
看着床上永远陷入沉睡中的战友,张英才一下子扑在了史亮的遗体上面,大哭不止,连说:“要不是你为了我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也不会牺牲在这里,老史,我对不住你啊!”
跟来的其他几人也都是平时和史亮关系很好的战友,其中就有史亮那个在团里担任作战股长的老乡刘勇,大家也都是虎目含泪,不能自已。
团长又派人开车去史亮的家乡,将他的亲属接过来,作战股长刘勇认得路,张伟也主动请求和他一起前去。
史亮的家乡彝凉县地处滇南省东北部的滇、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而史亮家所在的骆旺苗族乡属于全县少数民族贫困乡之一。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老百姓收入很低,即使到了新世纪,全乡极端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路上张伟从刘勇口中得知,他和史亮还有刘成怀三人都是一个村子的,史亮和刘成怀都是汉族,而刘勇是苗族。史亮和刘勇是在同一年一起参军的,而刘成怀则比他们晚几年。
史亮的父亲年轻时也当过兵,退伍后在村委会任职,现在是村里的副主任兼民兵队长,家里条件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所以史亮平时也没少帮助部队里的老乡,因此在老乡里面威望比较高,这次听说他出事,大家都争着要来看他最后一眼。
史亮在决定退伍之后就给家里面发了电报,并告诉了家里人到家的大概时间。
家里人虽然对于史亮突然申请退伍不是很理解,但是也没有多问,接到了他的电报之后,计算着时日,在家里面准备好了酒席等着他回来。
但是等了两三天也没见到人影,家里人不免有些担心,史亮的母亲催促着丈夫去发一封电报到部队里问问情况。
这时,张伟和刘勇驱车赶到了骆旺苗族乡,从桪甸到这里开车只要不到两个小时,在刘勇的指示下,张伟将车停在了史亮家门口,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院。
张伟上前敲响了院门,气喘吁吁的跑来开门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稚气的问道:“你们找谁?”
跟着一位年轻的少妇也走了过来,看到来人,她认出了刘勇,诧异的问道:“刘大哥,你怎么来了?你是和我们家史亮一起回来的么?没听他说你也退伍了啊。”
说着她还向外张望了一下,想看下丈夫是否一起回来了,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
旁边的张伟知道这应该是史亮的妻子,就上前说道:“是嫂子吧?我是史亮同志的战友,我叫张伟,以前是他们连队的指导员。今天来家里是想……”
张伟话还没来得及说完,这时,院子里面又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谁啊,满娃你个小兔崽子不要乱跑,是你爹回来了么?”
史亮的妻子桂凤没见到丈夫,又听到公公的问话,就抱起调皮的儿子,招呼张伟二人道:“刘大哥,还有张指导员同志,快点进屋吧,别在外面站着了,外面有点冷。”
张伟二人跟着桂凤走进了屋子,屋内一家人正围在桌边,似乎在准备吃午饭。
张伟路上听刘勇说过,史亮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农村人结婚早,他两个弟弟也都已经结婚了,妹妹今年也出嫁了,但是除了妹妹住在了婆婆家之外,一家人还是生活在一起。
张伟走进屋内看到的就是这一大家子,加上小孩子有十来口人。
进屋之后,刘勇和张伟并没有说话,而是在两位老人面前站定,双脚并拢,举起右手,做了一个标准的立正敬礼的动作。
史亮的母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些不知所措,坐在炕上的史亮的父亲却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对这个画面并不陌生。作为民兵队长,前几个月他带着部队上的同志去刘成怀家通知刘成怀牺牲的消息时,部队上的同志就是这个动作,如今相似的画面竟然在自己家里再次重现,老人瞬间有些站立不稳。
史亮的父亲有些哽咽的对着刘勇问道:“小勇,亮子他怎么样了?”
刘勇痛苦的回答道:“伯父伯母,嫂子,亮子他牺牲了。”
听到了这个噩耗,作为妻子的桂凤一下子就晕倒了,幸亏旁边有妯娌在搀扶着。
一家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有些不知所措,前几个月边境战争的时候,家人就是整天的提心吊胆。战争结束了之后,他们才放下心来,听说同村的刘成怀牺牲了,家里人都是后怕不已。
史亮的父亲还去信让他申请今年退伍,但是史亮一直没有答应。这次史亮主动要求转业,家里人还都松了一口气,可是没想到却还是等来了史亮牺牲的消息。
看着有些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