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锦自豪的笑道:“买粮买铁。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赵应雄惊愕道:“姥舅爷您不知道皇上了下旨,不许粮食铁器出关吗?”
赵之锦苦笑道:“我不也是没办法了才找来你吗?赵家村等吃饭的人太多了,只有先买到至少十万担粮才能挺到田地收获时。”
赵应雄奇道:“赵家村的人最多也就千把人。怎么会要数十万担粮这么多。”
赵之锦欣慰的说道:“我们赵家村现在可不得了啦,光青壮劳力就有三万多,还有十来万十里八乡的乡亲迁入赵家村,哦,还忘了告诉你现在赵家村正在改建成赵家堡。”
赵应雄开始很高兴,可是再一想又惊惶说道:“老舅爷您还是搬到关内来吧,这么大的一个堡。鞑子肯定不会放过的。”
赵之锦决绝说道:“赵家堡现在有五千多精壮,打起来的时候人人可上战场。再说我死也不会离开祖宗留下的田地。”
看到赵之锦很坚决,赵应雄也放弃劝说的打算。
出于对姥舅爷的信任,赵应雄咬牙说道:“您老去买粮吧,还有几天我就要换关。您最好动作快点,铁就免了,您买了去还不是白送给鞑子。”
赵之锦气道:“不买铁打造武器,我们赵家堡怎么防鞑子。”
赵应雄笑着劝道:“鞑子的历害您老还会不知道,不要花了大钱到资了鞑子。”
赵之锦不屑哼道:“靼子也没什么了不起,同样一个脑袋两只手,被砍掉头也照样会死,上次来了几千鞑子还不是被赵家堡的人给杀了好几百才退走。”
赵应雄惊道:“您们杀了鞑子。”看到赵之锦自得的样子,想起这个姥舅爷平时爱吹点牛。但是还算实诚。
又想到他说几个月前鞑子来过村里,那时正是鞑子大军围攻锦州时,想想可能也就十几人的小队伍无意找到赵家村。想强拉炮灰去填护城河结果被人所救。
这时再瞄一眼王胆突然发觉王胆身高居然有一米八以上,再加上健壮的身体,想来带着些人也许真把鞑子干掉,这么好的兵要是被自己招来当手下可不错。
于是笑眯眯的对王胆说道:“这位壮士高姓大名,可有鞑子人头做证,按大明律斩一鞑子头可获二俩白银。若是军人还可升任官职。”
王胆想说话却被赵之锦用眼神拦下,因为赵之锦发觉这个当了官的亲戚居然有挖赵家堡墙角的意思。
赵之锦咳了一声。慢慢对赵应雄说道:“我说小狗子啊,你就别想把我们赵家堡的堡主骗来当兵了,我们还要听堡主的命令行事呢。”
赵应雄尴尬的笑笑,收回了招揽王胆的心思。想想又为难的说道:“远粮食已经是底线了,铁真的不能远关外啊。”
赵之锦神神秘秘低声对赵应雄说道:“若我有功劳送给你,你放一下关行不行?”
赵应雄惊喜道:“您是说把那些鞑子的头送我立功。”
赵之锦点头,赵应雄想一下,这时候杀一个鞑子的头就是很大的功劳了,何况起码有十几个呢,一般出来找炮灰的清兵是十几人一队。
想到这赵应雄咬牙点头道:“好,下不为例。”现在整个关隘的士兵都是亲信,不怕泄密。
赵之锦高兴的让车队众人将十辆马车上的大箱子卸下,然后和赵应雄约定好离开的时间就入关而去了。
赵应雄看着这十个大箱子不觉笑笑,莫不是一个头用个箱子装吧。挥手让手下把箱子抬进关墙里。
赵应雄走进关隘大门,边走边苦想是不是用出关杀清兵巡逻队的借口解释这些人头来源,该分手下几个头,孝敬上面几个头,然后才是自己的,这年头不会为人是活不好的。
突然搬箱子的清兵惊叫起来,赵应雄骂骂咧咧转身看去,却也当即呆住。
一个箱子被手下好奇打开却发现里面是满满的鞑子头颅,用石灰保侟着仍能看清它们的面目,那时的清兵和明人还是有很大不同。
发现这些箱子里全是货真价实的鞑子,赵应雄仿佛看到满箱的黄金还有官帽正向自己飞来,只是当时整个大明对斩获两三个清兵就是大胜的情况下,这十箱满满的战利品会引起多大影响却是赵应雄想不到的。
当时赵应雄就差人去向上级报捷,当晚捷报就层层到了大帅府,经过亲信去关隘查收确认无误,大帅就放开手一番润色战报把英勇无畏的边军全体亲信将官大夸了一遍,将由自己领导的边军如何全线突袭鞑子,战火滔天血流成河描写的情真意切感天动地,又赶忙用加急信使快马送往京城。
第三天晚上捷报就摆在兵部尚书杨嗣昌得书桌上,看到信上言之凿凿,也相信边军不敢做这么大的假,连夜就进宫禀报崇祯皇帝,这一晚整个皇宫灯火通明。
天还没亮时整个京城到处就都是鞭炮声,得到消息的大臣也早早的等候进宫,大捷的消息还是信使按大帅吩咐在杨嗣昌府外大喊斩多少鞑子好挣面子而传出去的。
第二天,上朝的大臣们发现崇祯皇帝脸色黑沉,只是在下朝时轻轻说了一道旨,嘉奖边关将士,有功者各升一级。
在这诡异的情况下,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报喜的话,中午时分整个京城都沉寂下来,仿佛今天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在崇祯书房,杨嗣昌心惊胆颤的坐在下座,总管太监小心的伺候在崇祯身旁,沉闷的房间似乎有股怒气在积蓄等待爆发。
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