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琅甚至在他的稻田里养鱼,稻花鱼之名,如今还名扬长安,这些鱼卖的比寻常鱼还贵不少。
秦琅投入的本钱虽大,可每年的收益也高,不出几年就能回本,以后就是净赚了。
“你这几年到处变废为宝,搞的长安周边都新增了许多良田啊,如今多少贵族豪门都跟着你学。”
秦琅只是呵呵一笑,对于别人模仿他,他并不介意,他当初最先在三原试行这种生态养殖种植模式时,李靖家的红拂女就盯着他学了。
随他去,怕什么。
秦琅先前猛搞养殖,近两年关内关外搞养殖的也多起来了,秦琅现在自己的养鸡场养鸭场便减少了,他专注开始搞起了孵化育苗。其它家跟上到处搞养殖场,秦家便开始专门提供苗子。
又转而研究饲料和兽药了。
当大家都跟风养殖,秦家却已经调头,孵化育苗、饲料兽药,以及熏腊加工等。当有人也开始跟风搞孵化育苗,也跟着搞饲料,秦家却已经做到了规模化,技术更强,成本更低,规模更大,抢占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别人养猪,秦家的养猪产业,却已经实现了从选种、育种、饲养,到饲料、兽药,以及屠宰、销售,以及再加工的整个产业链在手了。
甚至还衍生出了利用猪鬃毛的毛刷厂,利用猪皮的皮鞋厂和皮衣里衬厂。
猪鬃根条均匀,硬度适中,油性大,韧性好,耐热耐湿又耐酸,还抗磨,不易弯曲、卷绕、折断,是制作各种刷子的绝好材料。
马周笑着摇了摇头,将杯中最后一点酒喝尽,然后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杯子,想再喝也没了,秦琅早让人把酒都收起来了,只准他喝这一杯。
“三郎你可知道,如今长安的商家们,都喜欢去拜天王庙?甚至不少人把你那尊天王像单独请回家供着?”
秦琅撇撇嘴,他哪不知道呢。
当初了因灭蝗救灾有功,在陇右被人立起天王庙,称为灭蝗天王,替代蝗神庙来拜。这事惊到皇帝,最后皇帝也认可了民间百姓们的行为,承认秦琅爷俩的天王之位,甚至还将他爷俩列入了国家正祀,国家每年都要祭祀一下爷俩,等于是正式替代了以前的蝗神、虫王了。
各地,尤其在关陇和中原,天王庙是遍地开花,毕竟蝗灾的可怕大家深有体会,三年一小次,十年一大灾,蝗灾一起,那可真是只能哭天,可自从秦琅主持灭蝗,弄出了许多治蝗、预防蝗灾的条陈后,之后已经很少再有那种席卷州县的大蝗灾了。
如今蝗虫都成了大唐百姓的一道美食。
大家都很感谢秦琅,纷纷建立天王庙以镇虫王。当然,后来秦琅又以药神之名,推出了人痘之法,让痘瘟不再能危害孩子。近年人痘法升级为牛痘之法,痘种更加安全,接种成功率更高,如今痘疫再无法大规模的夺去孩子们的性命了。大唐朝廷在各地都建立了专门的防疫所,每年定期为百姓儿童免费接痘种防疫。
天王庙因此得到更多人的拜信,进一步建到了南方。
而长安的商人们还把秦琅当成财神爷来拜,甚至请到家中,他们都说秦琅生财有道。
还有些聪明的商人,则把天王庙里秦琅爷俩的天王像,画成画像出售,说秦太尉爷俩那是皇帝钦封门神,只要把画像请回家贴在门上,便能镇魔辟邪。
秦琅简直是万能的了,求财的拜秦琅,请平安的拜秦琅,甚至如今据说有人求子都不再去拜求子观音,也改到天王庙拜小秦天王了。
“三郎,其实我真的很佩服你的,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又有经世济民之才,你若是能够把这些大才多用在朝廷上,岂不更好,为何却总要花费许多精力于小家呢?以你如今的身家,十辈子都够用了吧,为何还总是这么喜欢赚钱呢?”马周很是不解。
秦琅呵呵一笑,“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