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唐醉>第七十章 老夫洗耳恭听

(终于一个月到头了,每天万字的更新让唐远累的要命,下个月要出去旅游,还要准备职称考试,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从明天开始,只能保证每天两章的更新,六千字以上,不定时会加更,期望书友们的继续支持!)

******

心里虽然有怨气,但丝毫不敢表露出来!捧了一堆树叶、泥土、石块进来,把李勣书房弄脏也是事实,让老家伙打一掌就打一掌吧!下次再遇到这老家伙时候,运足气在肩膀上,做足防备就行了!

“英国公,小子偶然间想到的玩意儿,今日在你面前献丑了,希望你不要笑话,也不要责怪!”心里的牢骚只能收着,还要做作谦虚,陪着笑说话,我容易吗?陈易心里打着嘀咕!不过他知道,李勣肯定会他说动,对比例尺及沙盘感兴趣了。这位老将感兴趣,那说明这些东西用于军中就不会远了。

虽然说地图的比例尺及沙盘这两样东西并不是什么新鲜之物,但时人没有采用,那就是新事物,能用新事物给大唐军队带来一定程度的改良,那就是好事。陈易希望,他的献宝能让大唐军队的战力得到一定提升,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以后他还有更多的技术及提议提出来!

李勣怔怔地看了一会陈易,眼中有赞赏之色起来,再拍拍陈易的肩膀,“好小子,头脑不简单,没上过战场,就知道什么东西能用于军中,能从主将领角度考虑问题,不简单!好了,你今日所提之物老夫记在心里,哪天再让相关人员再找你详说,今日你就委屈一下。以老夫所提供之简陋地图,讲述一下辽东的情况,即将到来的高丽战事的论述!”

“那好吧!英国公这般要求,小子也不敢推托。那就在英国公和两位李小郎君面前再献个丑吧!”陈易自然答应。

陈易手中满是泥沙,李敬猷很殷勤地跑出去,亲自端来水,让陈易洗干净了手。对李勣这位懂事。会体贴人的小孙子,陈易马上有了好感。

“英国公,如今营州一带在我大唐军队的控制中,营州以远。就是在高丽人掌握之下,东有辽水,还有泥淖地。大军要从辽东方向攻击。难度是最大的,也最不容易快速取得战果的!”陈易也没客套,直接就把他新近想到的一些观点讲了出来,“因此小子觉得,应当加大从水路及熊津方向攻击的力量,并要这两路人马以他们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推进,让高丽人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顾!”

盖牟、玄菟、辽东、白岩不是全被我大唐军队攻占过吗?李世民亲征时候就曾将这些城占为已有,但后来怎么就放弃了,重新让高丽人占领?对于这样的情况,陈易是很不理解。这些曾经攻占的城池放弃,下次再对高丽发动战事,又要费劲攻打一番,真是闲着没事干呢!

李勣不置事否,眼睛随着陈易的手势在地图上移动,见此,陈易只得继续讲述,“英国公,要是我记的不错的话,当年刑国公苏大将军率军灭百济时候,十三万大军都是从海路进的,从这一点上足见我大唐水师战力的厉害!因此小子觉得此战也应该注重水师,打高丽人一个措手不及!”

历史记载中是这样,显庆五年,时任左武卫大将军的苏定方,率十三万大军从山东成山渡海,横跨渤海、黄海,在百济熊津江即后世韩国的锦江口登陆,十几天就攻占了百济都城泗沘。著名的白江村战役就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只不过在大唐诸将眼中,与倭人这次不对称的战役,胜的实在太轻松,并没大书特书,史书上也只几十字的简略提起!

从这次战事的描写中陈易能看的出来,现在大唐水师的战力不是一般的强,十三万人马加上马匹装备,全部从海路行进,在熊津江登陆,即使他穿越前所处的后世,解放军海军要将十三万人马及装备运送到韩国,在韩国哪个海岸登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难做到。现在,唐朝时候,只依靠木船桅杆,就将十三万人马和装备运送过去,非常让人吃惊,有点不可想象的!

不过这次战役的情况是陈易在后世时候看历史书时知道的,真实的情况会不会如此,史学家有没夸大其辞他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面前这位目前来说大唐最著名的战将肯定完全了解那次战役的情况,他想求证一样,并顺便以这件事说明要侧重海路攻击。

见陈易提起这次战役,李勣脸上露出点不自然的神色,不过马上就隐了,以一副严肃的神色纠正,“不是十三万,是十五万人马!当年苏公定方率十五万人马从海陆趋百济,轻松攻取熊津江,并在十几天内就占领泗沘城,此战的辉煌,让所有人都惊异!苏公定方先后平定西突厥、葱岭,皆生俘其主,放眼我大唐朝中,战绩如此辉煌者,绝无仅有!”

说这话时候李勣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同样作为一代战神李靖的弟子,他和苏定方之间关系并不算太好,应该算是相互妒嫉的原因吧!李靖的战绩是让所有将领都膜拜的,而李勣同样为自己所取得的战绩沾沾自喜,但与苏定方比起来,李勣的战绩并没太多出色之处,苏定方灭三国,并擒三国主,这战绩任何人都赶不上。前些年苏定方在青海与吐蕃人对阵取得的战绩同样辉煌,以极其劣势的兵力,打的吐蕃人找不到北。最辉煌的战事就发生在显庆四年,苏定方以一千多人的兵力伏击吐蕃人,吐蕃岱本达延莽布支战死,其部损失惨重,所领的八万之众败于苏定方的一千人马。

同作为李靖的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老夫洗耳恭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