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四十九章 阴错阳差

“清州城不能守,而且我们也守不住。”秦川断然说道,赵宪等人也不诧异,他们自己也知道单凭现在的力量,倭寇大军一到,守城只能是死路一条,至于指望朝廷大军,现在朝廷还有大军吗?当初定下打清州的策略,也主要是为了振奋民心士气,同时以攻代守,保障西边公州等地的安全。但现在既然拿下了清州,也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那清州百姓如何看待他们,如何看待朝廷?

秦川继续说道:“必须先向四面派出哨探,侦探倭寇动向,这清州乃是东西南北四面交通要地,也是四面受敌之地。东面是忠州,但隔着鸟岭山,倭军不便过来。倭军要来,多半会从南北两面过来,但龙仁大战,我军数万溃败,倭军却没有乘胜追击,则说明汉城的倭军主力不愿南下,应该是继续北上了,即便知道清州失守,也只会象征性的派些人马来做势。真正能来打清州的,还应该是前向占据清州的小早川隆景的大军,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南下,估计南边也有类似我军的义军在攻击倭寇,而且规模不少,才能调动小早川隆景置重镇清州于不顾,率大军南下。”

“会不会是全罗道的官军?”

“不可能,巡察使李洸大人已经把全罗道的官军几乎全带上勤王去了,现在应该还在逃回全罗道的途中,小早川隆景如果想断李大人的后路,早几天就应该向西来攻打公州,而不是南下。”

“会是哪部人马呢?南边应该没有大点的军队了啊。”

“下官估计还是义军,现在的问题是,即使那支义军人数不少,但在上万的倭军面前,也是支撑不了几天的。小早川隆景大军自清州南下,已经走了六天,如果他解决了南边那支义军,估计最迟三、四天后就会杀回来。如果他有骑兵,恐怕会回来得更早。”

灵圭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说道:“占据清州的倭寇大军有骑兵,还不少,给贫僧报信的僧人曾看见河边有几百匹马在饮水。”

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几百骑兵,不说能够轻轻松松冲垮他们的三千多人马,就是缠住他们,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清州附近是有山峦,但清州城一带却是一马平川,如果倭寇骑兵赶到,大家一个也别想走脱。

至于守清州城,就这些兵,能守几日?釜山、东莱、忠州、汉城,有那么多的兵,守了两日没有?但不守,退回公州或是天安,倭寇大军跟着过来又当如何?难道继续退吗,再退就是大海了。

“清州这里,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备城防,征募和训练士卒,依下官之见,当遣发清州百姓西去公州或天安,若百姓不愿离家随我军而去,我军也不能在此地久留,当退回公州或天安,依托那里的山区与倭寇周旋。”

“清州不守,如何向满城百姓说去,他们可是盼望王师久矣。”赵宪还是有些不舍。

“现在敌强我弱,保存实力才能保住希望,如果队伍拼光,不仅清州不保,天安、公州也能保全,失地存军,总有一天地会夺回来,失军保地,人地两失。倭寇兵精但少,他要占城池,就让他占,我军可占据山村和乡村,他没有多少力量来与我军争山村和乡村,城里有多少人?能产粮食吗?我军占据乡村和山村,也就控制了大部分的人口和产量之地,有了人口也就有了兵,有兵有粮,还怕耗不过他?”

其余三人愣了一阵,想要消化秦川所言,最后赵宪一拍桌子,叫道:“妙哉,这打仗可不打的就是人和粮草吗,倭寇渡海过来,能有多少人,像昨晚那样多打几仗,他又经得几次损耗。另外如若不能在我国筹到粮草,还得从他国内运来,又能支撑几何?秦大人所言极是,不要说清州,就是公州丢了,也就丢了,只要我军能守住山村和乡村,那倭寇不过是自入囚笼而已。”

秦川笑笑,终于又有一个人懂持久战了,于是他把那番持久战的言论又细细说给三人听,还说了成立军民抗倭协防大会的事,最后赵宪等三人豁然开朗,齐声称妙,最后决定返回天安去,毕竟那里是朴延寿师徒说了算,不像公州,高官太多,他俩说不起话。他们决定回去就搞军民抗倭协防大会,把天安打造成抗击倭寇的铁壁铜墙。清州的百姓,他们尽量劝说,愿意去天安的带着,他们回去后想办法安置,反正他们也需要壮丁来征兵,不愿去的他们也不勉强。

和尚灵圭想了想,决定也跟着赵宪师徒去天安,公州那班官吏和官军,他不怎么信得过,当初他要取打清州时,那些家伙都认为他是发疯了,想去找死,没一个人愿意和他一道来的。

最后三人都一起看向秦川,想知道他要往哪里去,是回晋州呢,还是留下来一起抗击倭寇,当然他们是非常希望秦川能够留下来的。

但秦川确实不能留下来的,他的根不在这里,在晋州,而且天安距离汉城、清州等倭寇的命脉线太近,很容易遭到倭寇的大规模扫荡,难以发展壮大起来。于是他婉拒了赵宪等人的劝说,决意继续南下回晋州去,不过为表心意,他把昨夜缴获的二十来杆倭军的铁炮,全交给了赵宪他们,还答应走之前教会他们的士兵施放铁炮。

秦川不知道,他这是阴错阳差的救了三人的命。在原来的历史上,赵宪等人趁着倭寇清州空虚,包围并逼使倭寇守军趁雨夜突围,从而拿下了清州,但随后几人就信心爆棚,认为倭寇已经败退,于是南下去追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阴错阳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