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九十五章 靖海银行

众人随后在会上初步确定了晋州商会的城里事项,城外的士绅由李雍牵头,城内的商贾则由李泰召集,会长人选秦川推荐了德高望重的邓禺,李泰则推荐城里最大的商贾陈升,据说此人几乎垄断了城里的绸缎和布匹,最后徐元礼决定会长由邓禺担任,陈升为副会长,会长人选三年一换,下一任就是陈升。

商议完了商会之事,徐元礼又说起保民军发行军票的事情,说是晋州现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多少银钱和制钱了,老百姓都用稻草包裹的大米当钱用,官府总不能也用大米吧,一发军饷和薪俸,军营和衙门就搞得和粮店一样,大家都扛着米口袋来领工资。发薪水大家还能将就,但军队和衙门还要做各项事情,总不至于让官吏们也背着一袋袋的大米小麦去办差吧。上次他用保民军的军票来发薪水,大家就都很欢迎,而且现在去办差的官吏役员,揣着几张军票就可以了,他希望秦川还能继续给晋州官府兑换军票使用。

秦川明白徐元礼想插手军票发行,这发钞大业历来就没人看了不眼红的,而且徐元礼看来也知道发行钞票的妙处,他用了三千五百石粮食换了保民军四千两的军票,这大概就是他给秦川传递的意思,发钞的利润他要占一成半。秦川主要是担心徐元礼一旦尝到甜头,肯定会大肆滥发钞票,那秦川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军票信用就会立即崩溃,但不让徐元礼和晋州官府进来,军票也不可能真正做得大。

于是秦川提议:“当初发行军票,主要是因为军中没有足够的银两和粮食来征募兵士和给他们发军饷,没想到这么快就流通出来。发钞的之利和发钞之害,相信诸位大人也很清楚,我国原来也曾发行纸钞,最后却都沦为废纸一张,主要原因是官府只发不收,大发滥发,实际上成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的东西,大家自然不再用它,好像大明那边也一样,最后搞得大明那边现在只能用白银,而我国民众更麻烦,用大米。下官当初发行军票,是严格按照库存的银钱及粮食,按照八兑十来发行的,就是发十两的军票,得预备好八两的银钱,或是价值八两的粮食,随时准备百姓或商贾来兑换。”

徐元礼微微点头,他估算秦川的军票也是按找这个标准发行的,所以他才会用三千五百石麦子去换保民军的四千两军票,算是给秦川留了半成的利,这也是他给秦川提出的分配比例。

秦川接着说道:“但这次下官回来,发现军票流通已经大大超乎预料,且晋州并没有足够的银钱,反倒是粮食比较多,现在基本按照粮食来兑换了。但粮价波动较大,夏收前一两银子还买不到一石麦子,大米要更贵些,夏收一完,粮价垮到了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麦子,这样下来,保不准会就有人动心思来倒腾军票和粮食,扰乱市场,到时候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兑换发出去的军票,造成军票信用不再,又会沦为原来那些纸钞的结果。”

李惟俭道:“用银子和制钱来做军票的保证倒是不错,银钱价值稳定,但按最低的标准发一万的军票也得准备五千的银钱,现在晋州哪来这么多的银钱。”

秦川道:“大明那边有,大明都是用白银来做流通,大明北方现在连年灾荒,反而粮食价贵,我们可以用粮食换来大明的银钱到晋州来流通,同时还可以换大明的制钱回来,现在民间的零散交易还是在用大米,制钱很少,官府先前铸造的制钱,老百姓根本就不用。另外,下官以为现在军票已经流通开来,就不适宜再发行新的钞票了,免得乱了市场,可以适当扩大军票的发行,晋州府也可参与军票的发行。”

“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徐元礼道:“这样,以后发钞之事就由官府和保民军一起来做,毕竟保民军的军票已经得到百姓的认可了,再改变怕是要生枝节。发钞的利,两成太少,五成太多,就定为三成吧,保民军与官府各取一成半,同样发钞要准备的银钱和粮食,也是各出一半,如何?”

“下官听循徐大人所言,下官以为,不如干脆成立一个主管发钞和兑钞的所在,类似民间的钱庄,除了发钞兑钞,还可以吸纳民间闲散金钱储蓄,毕竟那些钱财放在他们家里多少有点危险,同时也可以向那些需要钱来周转的商贾放贷,以赚取利息。”

徐元礼听了,转头问李泰:“现在晋州有钱庄吗?原来金海那边是有的。”

李泰回道:“晋州城小人少,商业不旺,没有钱庄。”

李惟俭道:“大明倒是遍地钱庄,而且钱庄的庄票都是能即刻兑现的,信用非常好。”

秦川也说道:“大明钱庄的庄票,又叫银票,相当于民间自行发行的钞票了,正因为兑现没有问题,才被百姓接受。可惜大明朝廷不能认真把他们自己的宝钞做好,这里面主要就是因为官府贪求过度,再加上上下的官吏贪腐,我晋州若要发行钞票,必须得单独弄一个机构出来,最好也和商会一样,吸纳民间士绅和商贾进来,大家共同监管,这样表面上看是分了一些利给他们,但实际上使用钞票最多的还是他们,自然他们也最能维护钞票的价值,这样我们发行的钞票才能不重蹈以往钞票的覆辙。”

徐元礼自是知道官府中人的尿性的,雁过拔毛乃是常例,让他们经办此事,十有八九会管不住贪腐,到头来很有可能会把发钞这事搞成一地鸡毛,倒不如像秦川所说那样,单独建立一个摊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五章 靖海银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