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绛色大宋>第五四一节 历代变法的结局

为什么要缓一缓。

孟宗政不太明白。

毕再遇却懂。

毕再遇说道:“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信阳军,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万一引发大规模的民变,诸州府一个接一个的民变,大宋就乱了。朝廷怕是会大军出动弹压民变的城池,若真的发生了,可有应对之策?”

赵方摇了摇头:“没有,所以才商量缓进,至少不能表现的太强,但也要给朝廷以巨大的压力。”

赵放问:“话说,朝廷会不会执行摊丁入亩?”

赵方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在割宗室、天下权贵的肉,官家若是执意要推行摊丁入亩,怕是他连皇位都保不住。更何况,当今官家脑子都没有长全,他也想不出来。那么谁来推行此法?反观当年两次变法,结果呢?”

孟宗政答不上来,因为他读书少。

毕再遇读书够多,接口说道:“庆历年间当时只是造成了恩荫减少、磨勘严厉,范公被罢免。富、杜、韩三位也依次被贬官,全部外放知府。”

“而后,熙宁至元丰年间,大变法,诸多新法推行。只说一条,方田均税法,仅仅下令重新丈量所有的土地,结果便是满朝文武敌视。”

赵方补充道:“你说的不错,但少了一句。”

“请赵公指点。”

赵方说道:“当时的青苗法,造就了行钱这个职业。百姓苦,与朝堂无关。募役法,更成为许多小官吏的敛财手段,百姓苦,与朝堂无关。农田水利法,各州府强制百姓修建水利,百姓苦,与朝堂无关。保甲法,逼的许多百姓不得不自砍一手,百姓苦,与朝堂无关。”

赵方的话说的明白。

变法,随便怎么变,百姓再苦也与朝堂无关。

可一但触及到朝堂上那些人的利益,不管你这变法是好还是坏,变法的人一定必须要是坏人,需要被贬官,需要被流放。

赵方就自已的话作了一个总结:“摊丁入亩,根本不可能在大宋的朝堂上推行。眼下要缓,是宛城根基不稳,更何况真正的战略目标不是鄂州,鄂州是长江要道,朝廷会不顾一切的拿回来,所以打也就打了,守也就守了。”

赵放在旁插嘴:“别绕,简单一点说就是,鄂州必须要打,打鄂州可以把汉阳军弄出来,再杀一些就不应该活的人。而后谈判,朝廷别的事不行,谈判赔钱什么的很擅长,只要把脸面给足了,钱什么的朝廷不在乎。”

两种说法,结果是相同的。

鄂州、汉阳军是必须要打的,而且还要摆足了继续东进的姿态。

就问朝堂之上那些人,你们怕不怕。

这事,便是一个局。

毕再遇思考片刻后小声问道:“这事,万一穿帮呢?”

赵放与赵方同时大笑,两人没解释。

毕再遇还不够聪明,在临安那么些年,也没看透临安府是什么样一个地方。

朝堂上,都是些什么人。

纵然有几个人知晓一些,没证据的情况下,谁敢说。

出来一个大胆的,当韩侂胄这么多年在临安的根基是摆着好看的。

再说,有某个官掌握了一部分证据,他反而不敢说了,因为这事太大,大到一但开口建康军就会立即造反,北大营已经慢慢被原淮南东路的兵马替换。

只是,这事最大的麻烦是,大宋一但内乱,金国若趁机南下,谁能挡得住。

毕再遇又问:“晚辈还是想问一句,将来呢?”

毕再遇问的意思赵放懂,将来怎么面对朝堂、面对官家。

赵放想了想之后说道:“我推测,咱们那位哥儿打的主意是,将天下州府一个又一个的控制,当有天临安府的命令出不了临安,皇宫内的圣旨出不了皇宫的时候,也不怕什么麻烦了,到了那个时候,临安城那些贪的够多的文官们,就象是咱们养的猪。”

说这话,赵放还看了一眼赵方。

赵方气的不轻,你说贪官,看我干什么。

赵放哈哈一笑:“进城,进城。”

次日。

信阳城的百姓在四更天出门,天微微发亮的时候,城西已经聚集了至少五万人。

扶老携幼,许多老人都是被抬到了城外的。

宛城军的工兵营还在搭架子,几位头发胡子全白的老者一声招呼,几百个青壮上前接替了为修筑城防忙了一夜的工兵营,架子很快便给搭好了。

听过许多故事,传闻。

茶馆之中,只有夜里,大半都是熟客的时候才敢讲的故事。

今天要见到真章了。

赵方站在城头远远的看着,看到此情此景,赵方感慨了一句:“咱那位哥儿五个杀招之三,这招还真是狠辣。”

架子搭好了,搭上板,出现了一高两低三个平台,架子最高处,宽七尺、长五丈,靠竹条串起撑住的条幅拉开,上书八个大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两旁,两条垂幅落下。

左侧写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右侧写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第一个被揪到台上就是信阳通判的幼妻与其弟。依流程,先会有苦主告状,而后核实,论证,选三十六位当地德高望重、受在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名宿商议定罪。

这便是韩绛五个杀招之三,公审大会。

人刚刚被从木笼中带出来,乱了。

韩绛若在这里,相信神剧都不敢这么拍,但现实就是么这残酷。

手撕活人。

人就那么被活活的撕成碎片


状态提示:第五四一节 历代变法的结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