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次定向变异实验。
在x射线照射下,被修改了一部分碱基的荧惑病毒—原始毒株,正在快速的产生突变。
“突变完成。”
“一式三份。”
变异毒株便一分为三,一份真空冷冻保存、一份备用、一份用于复制和做实验。
将这一份变异病毒注射到测试肉球之中,顿时连接肉球的检测仪上,那些数据不断刷新着。
江直人看着肉球的数据,正向他们预料之中的方向快速变异着。
2小时44分之后。
[检测完成:x射线抗性+36,短波激光抗性+12……]
“果然如此。”江直人一边说一边拉出虚拟显示屏。
在虚拟显示屏上调出病毒变异前的基因序列和变异后的基因序列,启动超算的除同求异功能,剔除两组基因序列中相同部分,保留下不同部分。
不同部分便是变异的基因片段,结果有17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出现变异。
将这个变异基因片段记录下来,标注上“x射线抗性+36,短波激光抗性+12……”,这些天他们已经完成了上百组变异基因片段的记录。
他们17个人分成3个组,杜朋信主导基因融合,而黄帆主导共生关系,而江直人主导变异基因。
这样安排,其实和三人之前的工作也有关系。
杜朋信以前就负责x基因和生化人方面的工作,对于基因融合工作有非常深厚的功底。
而枯燥无味的基因片段测试记录,自然是沉着冷静的江直人来做。
黄帆是一开始发现荧惑病毒共生关系的人,自然由他负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基因融合方面进展缓慢,而黄帆的共生关系研究,倒是出了不少有用数据。
比如,伪装成为第24对染色体的荧惑病毒—共生毒株,为了让人体可以长久供应能量,保证病毒自己可以活下去,病毒竟然主动在修补染色体的端粒长度。
在2号实验舱之中,一个模仿老年人的肉球,被注射了共生毒株。
在一旁的原子成像扫描图像中,那那对共生毒株染色体,不断地吸收着营养物质,然后将一些子体释放出来。
如同蠕虫的共生毒株子体,依附在其他正常染色体上,然后奇特的事情发生了,病毒在加速细胞分裂。
在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下,人体细胞仅仅30分钟不到,就完成了一次分裂。
老细胞和伪装染色体的共生毒株一起凋亡,而新细胞之中的那些“蠕虫共生毒株子体”,再次形成伪装染色体。
黄帆减少了营养物质的供应,将营养物质供应水平压低到正常人水平。
本来再一次复制出子体的伪装染色体,这一次却没有再加速体细胞分裂,而是释放出饥饿信息素,让肉球产生饥饿感,显然这些小东西想让肉球供应更多的营养物质。
只是黄帆没有空,因为他正在对比新细胞和老细胞的染色体端粒长度,两者果然出现了长度差异。
一般而言老细胞的端粒长度应该长于新细胞的,但是被病毒共生之后的细胞,却出现恰恰相反的情况。
新细胞的端粒长度明显长于老细胞。
将数据记录到数据库后,黄帆和几个研究员,再一次加大肉球的营养物质供应,肉球细胞在共生毒株的刺激下,不断的分裂新细胞,快速淘汰老细胞。
“不可思议!”其中一个研究员眼神炙热地赞叹道。
此时他们面前的半空中,在悬浮在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有两组染色体。
一组是23对,一组是24对。
23对的自然是肉球没有注射病毒之前的状态,24对则注射之后的状态。
虚拟显示屏上,两组染色体最大差别不是多了一对染色体,而是端粒长度。
23对组的端粒长度已经非常短,而24对组却和初生婴儿的端粒长度一样。
如果不是亲手实验,黄帆估计不会相信眼前两副染色体的顺序。
端粒长度的恢复意味着细胞生命的延长,这对于现阶段的人类而言,无疑是生命科学的更进一步。
不过黄帆并没有太过于高兴,因为染色体端粒长度是恢复了,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情出现在他们面前。
染色体的缺失并没有被修复,共生病毒的加速分裂,反而进一步加大了染色体缺失。
那看似被延长的端粒长度,其实是共生病毒子体依附在正常染色体的结合体。
本来已经已经分裂了45次的肉球体细胞,被病毒又加速分裂了3次,染色体缺失程度到达48次分裂,这个程度已经接近体细胞分裂的50次极限。
病毒共生出来的仿端粒,是否可以真的延长生命?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黄帆启动纳米机器人,将肉球生病毒的繁殖碱基功能关闭,然后启动细胞分裂加速刺激器。
肉球细胞快速分裂起来,平均2小时分裂一代。
86小时之后,完成了43代分裂的肉球细胞,终于基因崩溃而彻底死亡。
“减去本身50次分裂,和那3次逆分裂,最终增加了39次分裂。”黄帆一边计算着数据,一边有些出神。
“黄组长,这是生殖细胞和脑细胞的情况。”
黄帆接过数据报告,果然不出所料,逆分裂尽管延迟了端粒恢复了青春,但是必须付出代价。
而代价就是生殖细胞和脑细胞。
生殖细胞体现为:逆分裂完成之后,一旦繁殖后代,后果就是后代百分百出现基因缺陷。
<